说课题目:人美版第9册第6课《提线纸偶》说课人:一、说教材:本课是小学五年级美术第9册的内容。与前一课《偶戏》是单元系列。在了解偶戏的历史、欣赏偶戏的种类、尝试布袋偶戏的基础上,了解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学习制作提线纸偶。提线纸偶的制作方法易于学生接受,通过利用多种材料动手做一做、编个故事演一演的过程,训练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学习策划简单的活动,在编排故事情节、角色分配、偶戏形象制作、布景设计、音乐伴奏、纸偶的展示与表演等过程中,发挥小组合作的群体力量,展示每位同学的个性特点。本课综合性比较强,既有形象设计与绘画,又有装饰与制作;既有编排与导演,又有表演与观赏。如果要完成以上的学习,本课需要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以纸偶基本制作为主,第二课时,配合背景及故事情节制作并让学生尝试表演实践。二、说教学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学习制作提线纸偶。应会:掌握制作提线纸偶的基本方法,学习策划简单的活动。2.隐性内容与目标:训练学生设计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提线纸偶的形式美感,掌握制作提线纸偶的基本方法,加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习策划简单的活动。难点:形象设计和提线的连接、调节方法。四、课前所要准备的学习材料教师:教学课件、提线纸偶实例、学生优秀作品、卡纸、彩纸、废旧包装纸、纸盒、纸杯、瓶等。彩色笔、剪刀、手工胶、双面胶、一次性筷子、线绳等。学生:卡纸、彩纸、废旧包装纸、纸盒、纸杯、瓶等。彩色笔、剪刀、手工胶、双面胶、一次性筷子、线绳等。五、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演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学习与体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一)创设情境:当第一次看到提线纸偶这一课时,我脑中最先闪过一个场景——那就是小时候看的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提线木偶表演。那些画面印象太深刻了,每一次观看都会被情节吸引从而心潮涌动。所以很想把这个片段与学生一起分享。可是看了教参上,发现还有人与我有同感,一位教师已经起用了《音乐之声》中提线木偶表演的视频做为导入。可是我非常喜欢,如果是给自己的学生上课我还是会用这个片段这样进行导入:同学们,当今天的美术课进行到《提线木偶》(板书课题)这一课,老师看到这一课的第一个感受就是想起小时候看的一个电影,这部电影片名叫做《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