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1有理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理解负数的学习意义,感受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以及有理数的两种分类,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运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3、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有理数的分类,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了解负数的历史,渗透德育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5、渗透化归、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概念以及分类教学难点:有理数分类的探究以及分类中对小数的理解.教学准备:PPT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结合实例,情景引入金茂大厦(420米)比国际饭店(86米)高几米?420-86=?杨浦大桥桥面比黄浦江底高出多少米?48-(-10)=?【引入课题】----5.1-有理数的意义(板书)1.复习旧知1)上学期已经学过的数,自然数、整数、分数,及之间的关系;2)分数可化化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3)π是一个无理数。2.引入新知由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让学生通过实际感受,从而概括出“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强调注意相关量的单位)。思考1:1.如果把收入50元记作50元,那么下列各数分别表示什么意义?(1)20元;(2)2.5元;(3)元;(4)0元.2.如果6摄氏度用表示,那么零下4摄氏度如何表示?(强调书写格式)。二、探究新知,扩张数域1、引入正数,负数的概念:2、判断:“一个数如果不是正数,必定就是负数。”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例题1把数分别填在表示正数和负数的圈里.思考2提问:0能放到以上两个圈中吗?3、强调: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0和正数又可称为非负数(重点强调)4、引导学生概括有理数的第一种分类:有理数按正数、零、负数(大小)分类(板书)有理数5、通过观察:71,-5,0分别是一个正整数,负整数和零,它们都是整数.都是正分数,而和是负分数,它们都是分数.引导学生概括有理数的第二种分类:有理数按整数、分数(特征)分类(板书)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说明:对于这个分类,学生的理解还是有困难的,我们可以借助于数轴来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们提问题,或学生之间讨论,学生的疑问出来了,我们就好引导了.学习了分数后,我们可以再说明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我们把整数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数,那么在这个意义下,所有的有理数都是分数.例题2在下列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有理数?(学生口答教师板书)6、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