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教学设计课题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课型新课设计项目具体内容教学设计的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宇宙探测、开发、保护的现状,明确人类认识的宇宙范围在不断扩大,理解宇宙探测的意义。2、能力目标(1)通过宇宙新探索学习,学会全面分析的方法,提高辨证思维能力(2)通过对宇宙环境保护的学习,培养学生判断正误、辨别是非的能力3、觉悟目标:通过神州5号飞船的发射成功加强爱国、爱科学教育。、说大纲:该部分是大纲中的理解应用部分,是考点之一,也是研究性学习重要课题。、说教材:、1、本节课的内容从世界宇宙新探索到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及开发宇宙资源的意义。是联系1.1—1.2节和1.4节的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材分析仪宇宙探索和开发为线索,展示了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过程和各过发展状况。3、教材中对中国航天发展的内容,有利于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3、教材处理:教师引导学生对美、苏、中三国的航天事业发展的比较法教学,通过课堂讨论得出结论。教学重点宇宙空间资源宇宙探测的意义确立依据:这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也是当今科技发展热点问题;,对于理解和掌握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发展条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展示航天照片,神州5号飞船发射过程的录像播放来突出重点教学方法课件展示法讨论法师生互动教学法1、世界宇宙新探索利用案例展示法2、世界宇宙开发新阶段—跨学科分析法3、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列表法4、宇宙资源—课件展示法5、宇宙环境保护—讨论法、归纳法。学法指导理论联系实际、辨证分析、读—看---议—讲理论联系实际是高中地理课学习的重要方法;而实例分析法则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读—看----议—讲是要求学生学会在阅读分析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讨论、归纳得出清晰的知识线索。教学手段WINDOWS—XP平台和POWERPOINT2003工具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才用直观教学法化抽象为具体,同时为学生查阅资料、处理信息等动手动脑能力的提高给予了可操作性的指导。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活动教案设计的分析教师学生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人类认识宇宙经过了那些阶段?2、人类在20世界发现了那些天体?宇宙观察有了哪些新发展?通过对1.1-1.2节的学习我们知道宇宙的本质是物质的,它回答了“宇宙是什么样”的问题,那么人类宇宙探索是有了那些发展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探讨的问题。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再现旧知识为导入新课做准备。新课教学1、世界宇宙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