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繁殖新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杂交、植物组织培养、人工繁殖、胚胎移植等一些较新的生物繁殖方式。2.了解克隆技术、太空育种等一些最新的生物繁殖方式。3.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科学调查的能力。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4.通过了解繁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培养热爱科学的价值观。5.通过对我国生物繁殖技术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以祖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并始终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而自豪的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关于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图片小组准备:课前进行关于生物繁殖新技术的资料收集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植物的繁殖技术,也探究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繁殖方式。今天,我们继续交流学习《生物繁殖新技术》。二.交流收集的资料,整理已知生物繁殖新技术的信息。(一)植物1.杂交水稻(1)简介袁隆平院士的事迹。(2)介绍杂交水稻技术。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指名简单介绍这种技术。(2)了解其特点:材料少﹑繁殖快﹑受季节影响小。﹙二﹚动物(1)过度谈话:为了获得优良的生物品种,改善我们的生活,保护濒危动物,人们对动物繁殖技术也进行了深入研究。(2)出示图片:(1)人工繁殖中华鲟(2)胚胎移植技术(3)小结﹕除了植物的繁殖技术在不断改良外,在动物的繁殖技术中,新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推进并取得了重要成果。(三)汇报交流收集的生物繁殖新技术资料。(1)克隆技术(2)克隆羊图片(3)太空育种……(四)教师小结。繁殖技术已经运用到整个生物界,如克隆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医学﹑遗传学﹑生物学﹑畜牧等领域。三、认识繁殖技术的主要作用(1)改善生活(2)保护濒危动物四、进一步了解繁殖技术的新发展。12、水力发电站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小水轮转动的快慢与水位高低、水流量大小、水冲击水轮的位置等因素有关。探究目标:经历小水轮转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知道不同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活动的兴趣。2、让学生敢于猜想,意识到形成重视实验和证明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愿意与人合作、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二、教学重难点探究影响小水轮转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小水轮、学具准备:水槽、烧杯、带管子的瓶子和水、抹布、小水壶四、教学设想(一)创设情景,启发探究1.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力工程在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