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材P7~8)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课题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用图示记录物体的运动路线。2.能够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科学态度目标1.乐于探究物体的运动形式。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3.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利用材料,制作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并判断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难点: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蓝色小球、红色小球、桶或筐、直尺、直线轨道、曲线轨道、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7立交桥的图片。)立交桥上有许多行驶中的车辆,这些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预设: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弯的。)为什么车的运动路线不一样呢?(预设:因为路面的形状不一样。)2.讲解:我们可以把路面看成运动轨道,直的运动轨道叫直线轨道,弯的运动轨道叫曲线轨道。3.揭题:运动的物体会有不同的路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物体运动的路线。(板书: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汽车在立交桥上行驶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并说出汽车运动路线的不同,引出科学概念——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为后续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学习打下基础。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1.过渡:(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7过山车、老鹰、台球、电梯和掉落的苹果的图片。)这些现象大部分同学都见过,图中物体的运动路线是怎样的呢?2.活动: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图中物体的运动路线。3.小结:台球、掉落的苹果、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过山车和老鹰的运动路线是曲线。【设计意图】通过对一些物体运动路线的描述,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运动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为后续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判断打下基础。探索二:做击球活动1.过渡:(教学提示:出示蓝色球和红色球。)你们能让小球走直线吗?2.活动:将蓝色球和红色球放在讲桌上,相距约40厘米。请几名学生尝试推动蓝色球来击中红色球。(预设:大多数学生很难击中。)3.提问:我们好像很难直接用蓝色球击中红色球,这是为什么呢?(预设:因为球运动的路线不确定,很容易改变。)4.追问:有什么好办法能让蓝色球百发百中地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