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有趣的变化18.盐到哪里去了教学目标:1.能预测各种物质与水混合后的结果。2.能实事求是地观察、记录实验现象。3.能自己制定标准对各种物质进行分类。4.了解溶解的定义。5.能设计分离混合物体的方法。6.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教学重点:1.自己制定标准对各种物质进行分类。2.初步了解溶解的现象。3.能设计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和动手做一做。教具准备:1.适量的沙、盐、锯末、白糖、铁粉。2.烧杯、玻璃棒、滤纸、漏斗、铁架、磁铁。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明确任务。1.齐读课题。2.教师导入,引起悬念,明确本课教学任务。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把一种或多种物体混合在一起,例如糖水、炒菜等,那物体混合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混合后又是否能再分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问题了。二、物质的混合和实验结果。1.让学生认识各种物质的原型。(沙、盐、锯末、白糖、铁粉)2.请同学们发挥大胆的设想,如果在等量的物质上分别加入等量的水会出现什么现象呢?3.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展开合理的想象,各抒己见,并小组完成下表中“预计的现象”。(适时指导学生做好预测现象)加入水中的物体预计的现象实际的现象水的变化沙铁粉食盐锯末白糖5.动手做一做。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设想做一做。但为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的必须注意:(1)发挥合作精神,小组分工合作,有序不乱。(2)每只烧杯放入等量的水和固体。(3)搅拌的次数要相同。(4)认真观察出现的不同现象,做好实验的记录。(67页表)如下表加入水中的物体预计的现象实际的现象水的变化沙铁粉食盐锯末白糖5.学生动手操作求证,教师随堂指导。6.学生汇报实验的结果。注意引导学生在汇报时使用规范科学用语,如“沙和水混合后,沙子……,水……。”三、根据混合物的不同现象设计分类标准,了解溶解的现象。1.根据同学们观察到的不同现象,同学们能设计分类的标准对这几中物体进行分类吗?请同学们讨论分类的标准,并对五种物质进行分类。(完成68页表)如下表:分类标准分类结果标准1标准22.让学生汇报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的结果。教师对各种分类标准要心中有数,如“物质消失与不消失”、“物质悬浮与下沉”、“水澄清与浑浊”等,适时给学生引导并充分肯定学生的合理分类标准。3.盐和白糖在水中不见了?他们到哪里去了?(让学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发明创造往往源于大胆的设想。)4.认识“溶解”的含义。溶解就是物体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