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本【课题名称】《我帮垃圾找个“家”》第一课时【执教者】深圳市罗湖区锦田小学周彦汝【一、教材分析】《我帮垃圾找个“家”》出自北师大版劳动教育一年级活动11,目的在于让孩子认识垃圾种类,提高学生正确科学分类垃圾的能力及环保意识,培养学生正确投放垃圾的习惯。因此本课分为四部分,以学生视频导入,提出废弃电池应该投放在哪个垃圾桶的疑惑,引出什么是垃圾的思考,接着介绍垃圾桶的标志,再接着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垃圾污染的危害,最后倡导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分类减量行动,做到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虽能简单分辨生活垃圾,但年龄较小,掌握的知识有限,未能系统性认识垃圾的种类,区分不同颜色垃圾桶的标志以及正确科学分类垃圾的方法。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让一年级学生认识四类垃圾的概念,垃圾分类的好处和科学分类垃圾的能力是有必要的。但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于难度较大的文字接受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中尽量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图片或视频讲解。【三、教学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垃圾,了解四类垃圾的概念。2.区分四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上的标志,科学正确投放垃圾。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正确分类垃圾及按标志投放垃圾的行为习惯。【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四类垃圾的概念及标志,区分四种不同颜色的垃圾桶。2.教学难点:培养科学分类垃圾及正确投放垃圾的行为习惯。【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垃圾袋(4个),标签(4个)【六、课时分配】一课时,12分钟【七、教学过程】活动一:视频导入创设情境1.观看视频【思考废弃电池应该投放在哪个垃圾桶呢?A学生问:这个废弃的电池应该扔在哪个垃圾桶呢?B学生答:应该是放在这个?C学生说:我们还是去问问老师吧!】2.老师说:看完这个视频,我想坐在屏幕前的小朋友们也不是很确定这个废弃的电池应该投放在哪个垃圾桶,还有垃圾可以分成几类呢?今天就跟着周老师变身垃圾分类小能手,我们一起来帮帮垃圾找到它的“家”吧。活动二:认识四类垃圾1.什么是垃圾垃圾可以分成四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主要指没有被污染过、适合回收和再利用的垃圾,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五大类。厨余垃圾:指剩菜剩饭、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垃圾。有害垃圾:指对人体健康或环境有直接或间接危害的垃圾,包括废电池、废灯泡、过期药品以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