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拼装家具真有趣》学校:深圳市宝安区弘雅小学姓名:崔锐瑶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一)教学内容:《拼装家具真有趣》是小学五年级《劳动实践指导手册》里第81页至第87页活动12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关于中华传统工艺榫卯结构的知识,并运用榫卯结构知识制作迷你拼装家具,在动手动脑、具体操作实践中,学会画图、裁锯、打磨、拼装等主要过程。使学生在劳动中锻炼空间思维、计算能力、记忆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养,培养细心耐心的劳动品质,并体验踏实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同时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在学习榫卯结构等过程中,又可以顺带认识中国历史建筑。从精细的榫卯工艺体会工匠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自主性较强,有一定动手操作能力,高年级的他们求知欲强,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乐于探究问题。但生活在城市的大多学生都缺乏劳动意识及劳动经验,特别是拼装家具这类具体的手工操作劳动,是学生比较陌生的领域,而且拼装动作精细要求度高,画图设计需结合数学学过的几何透视思维,对于学生们来说具备一定的挑战。因此需借助多媒体展示教学细节,在重难点处分析引导,通过动手制作拼装的具体过程,感受传统工艺的美与智慧,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二、教学目标1、认识传统工艺榫卯结构;2、能运用榫卯结构,学会制作并拼装家具的劳动技能;3、体会中华建筑与家具建造智慧中的工匠精神;4、在制作拼装的过程中培养探究思考、细心耐心的劳动品质。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运用榫卯结构制作拼装家具,锻炼几何分析能力和精细操作能力。2、难点:理解榫卯结构的灵活与稳定,并能将其原理运用在制作拼接的过程中,从而体会工匠的智慧与伟大,体悟工匠精神。四、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薄木片(厚纸板)、锯子(裁纸刀)、白胶、尺子铅笔教师准备:PPT、录制视频、记录单五、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引发思考1.提出问题,导入运用榫卯结构这一劳动主题同学们,如果想把两块木板固定在一起,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吗?预设:钉子、胶水。展示木盒,引出榫卯结构2.教师讲解,认识榫卯结构榫卯结构是一种非常精巧的构件连接方式,是古代建筑、家具以及其他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俗话说“榫卯万年牢”,不用一颗铁钉,仅依靠榫卯工艺,便可做到扣合严密、间不容发、天衣无缝,使用百年而依旧坚固美丽。榫卯结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