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了解为了让图片更好地表达思想,可以合理对它进行改变的知识;理解拉伸、扭曲,翻转、旋转的意思;初步掌握对图片进行缩放(拉伸)、扭曲(倾斜或角度)、垂直翻转、水平翻转、90度旋转等操作技能并体会不同点;复习巩固选定、复制粘贴、移动等操作技能。2.体验发现问题、分析猜测、参考资料、尝试验证、交流总结完成任务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掌握优化绘图的方法。3.培养学生热家乡的情感和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并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2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但注意力不能太持久,对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方法还不多。本课知识相对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来说,操作简单,但理解一些知识点是有一定难度的,如角度、百分数、负数,所以本课只要让学生基本学会恰当使用“翻转/旋转”、“拉升/扭曲”处理图片,初步理解即可。此外,三年级学生经历了一定的探究,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经验,会播放视频观看微课。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对图片进行缩放(拉伸)、扭曲(倾斜或角度)、垂直翻转、水平翻转、90度旋转等操作技能并体会不同点。教学难点:体会翻转和旋转以及拉伸和扭曲的不同点,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合理加工。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预设3分钟)播放课件第一部分,最后定格在桥都重庆素材图与完成修改图画面,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师:老师很胖,但图片上这张看起来瘦些,这张桥都重庆图片,桥没有建完,我们可以修改。怎么做呢?板书课题。学生活动:观看,思考。猜测如何改变图片。带着问题观看微课或教材。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图形处理照,让学生了解图片是可以改变的,产生怎么做的疑问与好奇心,提出问题,产生学习兴趣。活动2【活动】二、任务驱动,探究新知二、任务驱动,探究新知(一)探究让图片缩放和倾斜的方法。(预设8分钟)1.布置任务一:缩放与倾斜。师:打开素材中的“桥都重庆”,你来试试把桥拉长一点,让鱼倾斜(扭曲)点。2.引导学生说说准备怎么做。3.让学生尝试。巡视。统计学生完成情况。预设个别学生忘记选定工具,让整张图拉伸/扭曲,采取抽生演示的手段强调选定。4.集体观看微课。如果全体学生无一能完成任务,则可以集体观看微课,教师注意组织学生,观察学生是否认真看。(否则可以跳过)5.展示学生完成情况。6.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果学生不能发现问题,由教师问预设的问题。抽学生互相解答疑问,如果无学生能解答,则教师逐一示范,通过比较观察改变不同选项值的图片变化情况,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