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十九科学探究题1.(2020湖北武汉,30,6分)如图1所示,小瑾将反应后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时,发现烧杯内白色沉淀明显增多。为了探究烧杯内物质的成分,她立即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沉淀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变化如图2所示。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烧杯内的白色沉淀是(写化学式)。(2)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点,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离子为(写离子符号)。B点,烧杯内的沉淀由种物质组成。(4)检验D点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的方法。答案(1)BaCO3、BaSO4(2)BaCO3+2HNO3Ba(NO3)2+H2O+CO2↑(3)Na+、Cl-、S2(4)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于洁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含有Cl-;反之,无2-4O解析(1)碳酸钠、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可以分别生成BaCO3、BaSO4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分别为BaCl2+Na2CO3BaCO3↓+2NaCl、Na2SO4+BaCl2BaSO4↓+2NaCl。(2)BC段,沉淀质量在不断减少,原因是碳酸钡沉淀和加入的稀硝酸发生反应转化成可溶性的硝酸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NO3Ba(NO3)2+H2O+CO2↑。(3)碳酸钠、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反应分别生成BaCO3、BaSO4白色沉淀,同时生成氯化钠,氯化钠可溶于水,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a+和Cl-。观察图像可知,AB段沉淀质量仍在增加,说明是碳酸钡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硝酸钡继续与溶液中的S反应生成沉淀BaSO4,因此溶液中还含有大量的S。B点沉淀质量达到最高点,溶液中的S完全反应,但碳酸钡还没有反应完,此时沉淀有两种,即BaCO3、BaSO4。(4)检验氯离子的方法是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即可证明含有Cl-。由题图可知,D点加入的稀硝酸已经过量,因此取少许上层清液于洁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含有Cl-;反之,则无。2-4O2-4O2-4O误区警示多种物质之间的反应,除应分析原物质之间能发生的反应外,还应该注意生成物之间是否能够发生化学反应。2.(2019吉林,19,7分)教育部从2018年开始,要求在学校普及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相关知识。某化学活动小组结合所学的知识对此进行一系列实践活动。Ⅰ.活动探究(1)学会识图分拣垃圾:下列垃圾应投入带有下图图标的垃圾箱内的是(填字母序号)。A.塑料瓶B.果皮C.碎瓷片(2)学会检验有害气体:含氯塑料焚烧时会产生氯化氢等气体。若要检验焚烧后的气体中有氯化氢,可将其通入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即可。Ⅱ.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如何回收处理废旧电池中的镉?【查阅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