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编03天文历法2古人认为日月绕地而行,以日所行为黄道,月所行为白道,而地球在天球上的投影为赤道(天球赤道)。太阳绕地球周年运行的轨道(地球绕太阳转,但在地球上的人看来,好象太阳在天空中绕地球转圈),就是古人想象中的黄道。所谓黄道实际上是地球沿着自己的轨道绕太阳公转,从地球轨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阳,则太阳在天球上的投影位置也不相同;这种视位置的移动叫做太阳的视运动,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道就是黄道。而日月的运行是:太阳一月一次(十二分之一周天),月亮则一月一周天而超行一次。二十八宿是把全天连续通过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各以一个字命名。■星宿宿(xiù),是邻近的若干个星的集合,不是指一颗一颗的星星。古人把比较靠近的若干个星假想地联系起来,给以一个特殊的名称,如毕、参、井、翼、轸等,后世又名“星官”。■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四象参见“二十八宿”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官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官朱雀。■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3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