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临床论坛CHINESECOMMUNITY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3年第39卷第2期肺结核又称肺痨,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病变。在我国传染病类型中,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三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2]。肺结核早期无明显症状,若持续≥2周发热、咳嗽、咳痰、痰中有血丝等情况,需积极就医,进行肺结核排查[3]。咯血主要是指喉及喉部以下的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小量咯血时仅表现为痰中带血,大咯血时血液可从口鼻涌出。肺结核是咯血的主要原因,常阻塞呼吸道,导致患者窒息死亡。药物治疗是肺结核的基础治疗方法,常规用药治疗虽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够理想。垂体后叶素因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常被用于治疗鼻出血、产后出血等疾病。金丽等[4]研究也认为,垂体后叶素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主要分析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患者咯血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102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56例,女46例;年龄38~62岁,平均(50.75±4.18)岁;病程1~7年,平均(4.52±1.04)年;咯血量:少量(咯血量<100mL)29例,中量(100mL≤咯血量≤500mL)52例,大量(咯血量>500mL)21例。纳入标准:患者符合《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效果观察刘小燕850000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西藏拉萨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3.02.012摘要目的:分析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效果。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9月收治的102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指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咯血时间为2~5d,平均(3.09±0.57)d;有效止血时间为1~7d,平均(3.71±1.89)d;疾病好转时间为1~4d,平均(2.12±1.29)d;咯血量为118~319mL,平均(212.63±48.67)mL。治疗后,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腺苷脱氨酶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9/102),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96/102)。结论: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疾病症状和肝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关键词垂体后叶素;肺结核;咯血;安全性EffectObservationofPituitrininTreatmentofPulmonaryTuberculosisandHemoptysisPatientsLi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