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dTheor&PracVol.36,No.3,Feb20232023年第36卷第3期医学理论与实践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医杂志,2021,62(10):908-913.[12]周楠楠,廖海秀,杨英,等.B7-H3上调IL-22表达在肺腺癌中的临床意义[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21,56(11):1793-1797.[13]邓桃妹,彭代银,俞年军,等.茯苓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J].中草药,2020,51(10):2703-2717.收稿日期2022-01-25(编辑佳佳)垂体后叶素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潘麒北京市仁和医院重症医学科102600摘要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IS)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PIT)联合去甲肾上腺素(NE)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92例IS患者,以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46例)与研究组(46例)。对照组应用NE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IT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不良反应情况、28d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PCT、CRP、血乳酸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CT、CRP、血乳酸指标较对照组低(P<0.05),氧合指数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8d死亡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IS患者应用PIT联合NE治疗效果确切,可以促进康复进程,降低死亡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关键词垂体后叶素去甲肾上腺素脓毒性休克中图分类号:R631.+4文献标识码:Bdoi:10.19381/j.issn.1001-7585.2023.03.022脓毒性休克(IS)是急性发作的全身性严重疾病,我国脓毒症发病率约为236/10万,其中IS的发病率约为120/10万,死亡人数为70万/年,不仅危及患者的健康,且给其家庭及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1]。目前,临床针对IS主要采用血管活性药、液体复苏、抗病毒与抗菌药、清除病灶,以及器官支持治疗,早期精准的治疗方案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去甲肾上腺素(NE)是治疗IS的首选血管活性儿茶酚胺类药物,能够有效促进心脏收缩功能,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继而调节微循环[2]。然而,一些研究发现大剂量使用NE会降低血流量,干扰易损器官的供氧,甚至加重病情[3-4]。因此,亟需采用高效且安全的药物强化整体治疗效果。垂体后叶素(PIT)包含催产素与血管加压素,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效应,且利于增加尿量,纠正休克症状。2020年1月—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