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21卷第24期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24Industrial&ScienceTribune船山文化融入衡阳社区教育的意义及路径研究□袁也【内容摘要】将船山文化融入衡阳社区教育,构筑富含地域文化特色的社区教育课程,对于社区教育的开疆拓土、推陈出新,对于船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面对船山文化融入社区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课程特色不明显、规划统筹机制不完善、人员保障和智力支持不稳定等问题,应着重从构建合作开发机制、创设特色课程体系、借力信息化平台和建立多元评价标准四个方面入手,使船山文化的教育价值在社区教育领域得到充分发挥。【关键词】社区教育;船山文化;地域文化;课程开发【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开放大学校级课题“船山文化融入衡阳社区教育应用研究”(编号:XDK2020-C-23)成果。【作者简介】袁也(1990—),女,衡阳开放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社区教育作为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内能,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直接制约着社区教育的服务质量和效果。在教育部、民政部、文化和旅游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坚持社区为根,特色发展,鼓励各地结合当地历史、人文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展社区教育活动”[1],为地方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指明了方法路径。衡阳作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船山故里,船山文化无疑是本地社区教育可深挖的富矿。遗憾的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与许多“出圈”的历史名人文化品牌相比,船山文化在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效果上都相对落后。若能实现船山文化与社区教育的有机融合,构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体系,或能让船山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实现传承与发展,并且推进地方社区教育提质升级,打造出终身学习的知名品牌。一、船山文化融入社区教育的意义随着终身学习日益成为广大市民的生活方式,船山文化作为优秀地域文化的代表,可以成为一条重要的“线”,为学习者织出一张广博宏大的“网”。船山文化与社区教育的有机融合,也能成为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重要策略。(一)有助于船山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王夫之,湖南衡阳人,字而农,因晚年隐居石船山下,又称船山先生。他出生于诗礼世家,在父兄的严厉教诲中读书成才。因生在明清交替的特殊时期,他曾为保家卫国奋力抗争,在抗清失败后隐居深山,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使命感,潜心著述,对儒家经典逐一作训诂、考证、阐发义理工作。他的著述约有一百多种,四百余卷,言近千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