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三历史本试卷分为问卷和答卷。考试时量为75分钟,满分10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本试卷考试范围为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从现有材料来看,周人围绕“中”形成了“处中国以治万邦”,围绕“四方”方位形成了“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围绕“左右”方位形成了“左祖右社”、“左昭右穆”,围绕“上下”方位形成了“上尊下卑”,围绕“内外”方位形成了“内诸夏外夷狄”等方位观念。这表明,西周时期A.周王强化了地方行政管理B.方位观念赋予了礼制内涵C.家国一体观念得到了认同D.同源共祖的意识初步确立2.司马迁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评价政治斗争手段颇为残暴的吕后时认为:“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这反映出司马迁A.著史活动受权力干涉B.持开明的女性权利观C.认可与民休息的政策D.儒法结合的思想理念3.天监四年,南朝梁武帝颁诏,士族子弟要想在30岁之前入仕,就必须经学策试合格。同年,梁武帝决定设置五馆,专门收揽“寒门俊才”,凭借经学策试就可以入仕。南朝选官制度的调整A.使选官的标准发生根本性改变B.体现出贵族政治的特色C.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D.改变了入仕考试的内容4.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关中之人,戎狄居半”,但汉族与少数民族都认为自己是华夏的传人,少数民族“崇尚儒学,明达政事”,汉族也“纳四夷之乐”。反映了当时A.汉族政权强制少数民族汉化B.平等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D.民族融合强化了文化认同5.唐中期以后,使职差遣制日益盛行,即官员受上命另任他事,形成“职无品秩却治事务,官有品秩仅寄禄秩”的现象。如唐玄宗时负责顾问参议的要职翰林学士,其人选就“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使职差遣制的盛行A.迎合了庶族地主参政的需求B.推动了科举制度的重大改进C.不利于唐代办事效率的提升D.弱化了君主对朝堂的控制力6.辽宋夏金元时期,是一个政治家们充满创造活力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A.全盘照搬了唐朝的政治制度B.植根于民族发展水平的差异C.实现了疆域内各民族的平等D.有利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