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高三级部九月份模块检测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共4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并将答题卡上的考号、科目、试卷类型涂好。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卷纸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能写在试题卷上,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1.据史料记载商周时期国君被放逐的事例很多,著名的如伊尹将太甲放之于桐宫,国人暴动使厉王出奔于彘等。对于这些情况时人不以为怪,周王后裔王子朝对周厉王被逐事曾直言不讳地说:“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君王于彘。”这反映了当时A.政治局面动荡不堪B.君主专制受到制约C.带有原始民主传统D.宗法制的逐渐崩溃2.湖北“马山1号”战国中晚期楚墓中出土的田猎纹绦,描写的是贵族进行田猎活动的场面。田猎纹条用棕色、土黄、钴蓝色相间织出两人御车追逐猎物、奔鹿仓皇逃命、武土执剑与盾搏兽等戏剧性的场景。这一田猎活动A.反映了热烈紧张的战争场面B.体现出荆楚文化的浪漫色彩C.稳定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D.反映了富国强兵的时代特色3.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记载:“郑国渠南引支斗,溉田近4万顷,遂使关中泾阳、三原、富平、蒲城数县之鳥鹵,顿成天府沃野,岁收亩均一钟,而数倍于中原。”“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飨其利。”这些记载表明秦国A.铁制工具的普及使秦国经济发展水平领先B.土地私有制为秦国发展莫定坚实经济基础C.经济建设成效得益于强大的国家组织能力D.交通运输网络与其他地区相比有明显优势4.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税租的特权,但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赵、秦等国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从中央派遣到封邑,并由“相”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了战国时期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B.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地位C.分封制被郡县制所取代D.国君集权趋势开始出现5.表为不同史籍关于秦朝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叙述出处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史记》强秦罢去诸侯,而独自恃《桓子新论》秦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