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幂的乘方一、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掌握了有理数乘方意义、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在掌握了乘方的意义后,将幂的乘方转化为同底数幂的乘法,师生交流结果中的底数与原式底数的关系,结果中的指数与原式中的各指数的关系,从而归纳出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这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容易的,在得出幂的乘方的法则的基础上,从中感受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通过练习加以理解、巩固,从而达到熟练运用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目的。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中“转化思想”,以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了解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从中感受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发展数感和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探索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学中“转化思想”,以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幂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推理及运用,底数为负数时的处理方法。难点:幂的乘方运算法则中字母的广泛含义及灵活运用该法则进行计算。教学过程:活动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02cm,则它的体积是多少?生回答问题,列式:(102)3cm3,并提问:如何计算呢?依据是什么?激发学生的思考,并引出课题:幂的乘方。【设计意图】: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鼓励学生亲自去感悟数学的魅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同时复习乘方的意义,以及上节课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为学习本节课幂的乘方作铺垫。活动二:合作探究,得出法则。问题1:先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再计算下列各式:(23)2表示____________;(a4)3表示____________;(am)5表示____________;师生交流:上面各式括号中都是幂的形式,然后再乘方。问题2:(23)2=23·23(乘方的意义)=23+3(同底数幂乘法法)=26(a4)3=a4·a4·a4(乘方的意义)=a4+4+4(同底数幂乘法法则)=a12(am)5=am·am·am·am·am(乘方的意义)=am+m+m+m+m(同底数幂乘法法则)=a5m同桌两个学生相互交流:①结果中的底数与原式底数有什么关系?②结果中的指数与原式中的各指数有什么关系?师生交流:得出结果中的底数与原式中的底数相同。得出的结果中的指数等于原式中各指数的乘积。学生总结:底数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