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认识分式第1课时认识分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分式是表示现实世界中的一类量的数学模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的思维,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分式的概念.【教学难点】正确区分整式与分式.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下列式子中哪些是整式?a,-3x2y3,5x-1,x2+xy+y2,,,,,【教学说明】因为分式概念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式与整式的区别从而获得分式的概念,所以必须熟练掌握整式的概念.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1.问题情境.问题情景(1):面对目前严重的土地沙化问题,某县决定分期分批固沙造林,一期工程计划在一定期限内固沙造林2400公顷,实际每月固沙造林的面积比原计划多30公顷,结果提前完成一原计划的任务.这一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如果设原计划每月固沙造林x公顷,那么原计划完成一期工程需要_____个月,实际完成一期工程用了_______个月.问题情景(2):新华书店库存一批图书,其中一种图书的原价是每册a元,现降价x元销售,当这种图书的库存全部售出时,其销售额为b元.降价销售开始时,新华书店这种图书的库存量是多少?【教学说明】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积极投身于问题情景中,根据学生的情况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2.讨论内容:对前面出现的代数式如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与整式有什么不2同?,,【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出整式与分式的异同,从而得出分式的概念.【归纳结论】一般的用A、B表示两个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AB的形式,如果B中含有字母,那么我们称AB为分式.A为分式的分子,B为分式的分母.对于任何一个分式的分母不等于0.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见教材P109例1.2.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1)b2a;(2)2a+b;(3)-x+14-x;(4)12xy+x2y.答案:(2)、(4)是整式,(1)、(3)是分式.3.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无意义?(1)x2x-3;(2)x-15x+10.答案:(1)因为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没有意义.由2x-3=0,得x=32,所以当x=32时,分式无意义.(2)因为当分母的值为零时,分式没有意义.由5x+10=0,得x=-2,所以当x=-2时,分式无意义.4.若分式2x-3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A.x≠3B.x≠-3C.x>3D.x>-3解析:当分母x-3≠0,即x≠3时,分式2x-3有意义.故选A.5.若分式|x|-1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