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十九中国地理基础篇知识点一中国自然地理概况1.疆域1)优越的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②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2)辽阔的疆域:领土四至点2.地形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3.气温分布特征及其原因我国气温冬、夏季分布具有不同的特征,其影响因素包括纬度位置、地形、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具体如下:季节冬季夏季特征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原因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得北方获得的热量远小于南方;②北方邻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大,加剧了寒冷程度,扩大了南北温差;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气的影响弱于北方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却长于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②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4.降水分布特征及其原因1)空间分布特征基本特征(规律)原因影响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南部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弱,降水稀少东南湿润,越向西北内陆越干燥,干湿度地带性明显2)时间变化特征基本特征(规律)原因影响季节变化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9月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内陆的干燥空气影响,降水少使旱涝灾害频发,夏季风强或来得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得晚,南涝北旱年际变化降水年际变化大夏季风的强弱与进退规律反常5.气象灾害灾害成因防治措施梅雨春末夏初,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降水多时:排水;出现“空梅”天气:引水灌溉伏旱7、8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高温干燥的天气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成可以缓解旱情台风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受强烈的热带气旋影响,带来狂风暴雨加强预报,建立健全政策法规,营造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防灾意识春旱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蒸发旺盛,加上雨季未到,降水少,农业灌溉需水量大,导致土壤缺水,河湖水位下降引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培育耐旱品种灾害成因防治措施寒潮冬半年,我国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广大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形成大风、雨雪、冻害加强预警,做好防寒准备风沙天气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受西北季风吹扬,干旱地区的沙尘向东南方向扩散,形成沙尘天气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续表方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