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新高考专用专题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基础篇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单质形式)和化合态(化合物形式)。2.同素异形体3.单质和化合物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由同种物质(单质或化合物)组成。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物质(单质或化合物)组成。注意: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O2和O3的混合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单质。二、物质的分类方法1.树状分类法2.交叉分类法3.物质分类中易混淆的概念1)酸的元数不一定等于酸分子中的H原子数。如亚磷酸(H3PO3)是二元酸,次磷酸(H3PO2)是一元酸,因为它们的结构分别是、。2)无氧酸不一定是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如氢氰酸(HCN)等。3)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NO2等。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3。5)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ZnO为两性氧化物,Mn2O7、CrO3为酸性氧化物。6)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7)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8)Na2O2与酸反应不仅生成盐和水,还生成O2,因而不是碱性氧化物。注意:酸性氧化物是指CO2、SO3等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一类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指CaO、Fe2O3等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一类氧化物。三、胶体1.分散系1)组成:分散质和分散剂。2)分类:溶液、浊液和胶体。如图所示:注意:按照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可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分散剂是液体的是液溶胶,如Fe(OH)3胶体;分散剂是气体的是气溶胶,如云、雾;分散剂是固体的是固溶胶,如有色玻璃。2.胶体的性质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叫作丁达尔效应。注意:①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溶液和胶体。②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③微观粒子尺度与宏观性质具有一定的关系。3.Fe(OH)3胶体的制备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变为红褐色,停止加热。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考点二物质的转化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及判断方法注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核发生变化的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例如核裂变、核聚变,虽然有新物质生成,但均不属于化学变化。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