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卷第4期草原与草业2022年12月Vol.34No.4GrasslandandPratacultureDec.2022赤峰草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防控策略研究初探∗乔海龙(赤峰市森林草原保护发展中心,赤峰024000)摘要:在介绍少花蒺藜草和刺萼龙葵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发生分布和危害的基础上,描述了少花蒺藜草和刺萼龙葵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详细阐述了在草原地区开展少花蒺藜草和刺萼龙葵防控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措施,重点介绍了赤峰地区开展的少花蒺藜草综合防控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防控效果好、理念新颖,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是一个贴近生产实际、富有成效的实用技术集成。尤其是首创的通过收集少花蒺藜草种子来减少土壤种子库的防控方法以及放牧防控、免耕补播牧草等生物生态治理措施,是值得在草原牧区广泛借鉴和推广应用的。关键词:入侵植物;传播途径;少花蒺藜草;刺萼龙葵;防控技术中图分类号:S81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5952(2022)04⁃0057⁃05内蒙古赤峰市现有草地面积57.33万h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63.8%,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48.67万hm2。近年来,草场超载过牧现象严重,加之赤峰地区连年干旱,草原退化程度加深,草原生态系统变得极其脆弱,这为一些外来物种的入侵及发生发展提供了立地条件[1⁃2]。特别是随着地区间经贸交流的不断发展,也为外来物种的传播和入侵提供了传输载体,导致入侵植物不断发生和蔓延,危害程度日益加重,对草原生态安全及草牧业生产造成了影响[2]。目前,赤峰市已经定植并发现的外来有毒有害植物主要有少花蒺藜草(CenchrusspinifexCav.)、刺萼龙葵(SolanumrostratumDunal.)、齿裂大戟(EuphorbiadentataMichx.)和毒莴苣(LactucaserriolaL.)等,其中少花蒺藜草和刺萼龙葵的发生危害尤为严重,分布面积越来越大,不仅覆盖了大片草地,消耗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还排挤优良牧草的生长,使草地生产能力和牧草品质下降,致使草原生态系统严重退化,严重破坏了天然草地植物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4]。笔者于2018年开始参与研究赤峰草原地区外来有毒有害植物的防除工作,2020年开始参与自治区草原生态修复项目毒害草防控试点工作,在赤峰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奇如德苏木、巴林左旗隆昌镇等地开展防控试点试验,在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