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资源】赤峰市红山区小型孔隙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分析陈然达1,杜金华1,薛英英2(1.赤峰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赤峰024000;2.赤峰市水利局,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文章在摸清现状地下水超采状况、水资源、水生态与水环境现状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红山区地下水超采区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超采区治理方案,并提出了治理地下水超采建议。[关键词]水资源;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中图分类号:P641.8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088(2022)12-0021-021红山区概况红山区位于赤峰市中东部,大兴安岭余脉围绕而形成的赤峰盆地南部。东部、东南部与元宝山区接壤,西北部、西部与松山区相连,西南部与喀喇沁旗毗邻,为赤峰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国土总面积为524.4km2,境内共辖红庙子、文钟2个乡镇、9个街道办事处、27个村民委员会、67个居民委员会,区政府所在地为赤峰市中心城区。1.1超采区地形红山区超采区及其周边区域属兴安岭系及辽西丘陵地势,总体上南、北、西部高,中部低,绝对高程500~800m,相对高差为20~300m,最低点位于区域东部,绝对高程为500m,最高点位于区域北部,绝对高程为800m。北部、西南、南部属地中低山地形,山势一般,沟谷发育,坡度一般,呈“V”形谷。东南部属奴鲁儿虎山脉西段北麓,其他大部为中低山地形,低山周围分布有黄土丘陵。超采区所在区域属河谷平原区,发育有英金河、阴河、锡伯河、半支箭河。1.2地貌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地貌分区,超采区及其周边属于大兴安岭地区和阴山地区,亚区为大兴安岭中低山区及山间河谷,阴山中低山及山间河谷。由于地貌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内外应力等基本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地貌形态。因此,按成因类型和形态类别相结合的方法,将超采区及其周边划分为4个大区,5个亚区。1.3水文1.3.1河流水系红山区超采区及其周边区域内主要河流有英金河、阴河、锡伯河、半支箭河、昭苏河。1.3.2水文特征分析区年径流深呈从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趋势,锡伯河径流深较大,高值区文钟镇平均径流深33.9mm,低值区红庙子镇径流深30.7mm。径流的年内变化过程大体是从上一年的10月开始呈退水趋势,至翌年2月为径流的最枯期。从3月开始,随着气温的升高,河道积冰开始融化,径流量逐渐增加。6~9月是降水最为集中季节,也是形成径流的高峰期。受降水的年内分配和下垫面的产流、汇流条件的影响,径流量的年内分配不均匀。夏季(6~8月)天然年径流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