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卷第1期2023年1月长沙大学学报JOURNALOFCHANGSHAUNIVERSITYVol.37No.1Jan.202387传播学视域下红色文化文本的英译——以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为例杨红,邵杰,蔡诗雅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22摘要: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红色文化外宣翻译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以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英译实例为研究对象,运用传播学理论探讨红色文化文本的英译。研究发现,中国红色文化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译者在英译红色文化文本时,应遵循目标受众中心原则和传播效果为先原则,尊重信息传播规律,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如删减、改写和补充释译等,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需求。关键词:红色文化;翻译;传播学;传播效果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681(2023)01-0087-05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红色文化外宣翻译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备受学界关注。传播学理论认为,信息的传递和交流都可视为传播现象[1]1。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特殊传播活动,与传播存在一定的契合。中国红色文化文本英译本质上是跨文化传播,是一种跨语言、跨地域、跨文化、跨社会和跨心理的高级而又复杂的语言交际活动[2]7。红色文化对外翻译传播的良好效果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及通过红色文化外宣深化产业融合和助推乡村振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传播学为理论依据,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汉英翻译实例入手,研究红色文化文本的英译,以期推动红色文化传播,助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一传播学视域下红色文化文本英译的基本原则红色文化文本英译是外宣翻译的一部分。外宣翻译本质上是跨文化传播[3],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跨文化行为,是一个语言系统通过操控可以选择的语言符号影响另一个语言系统,这些符号经过传播渠道得以传播,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4]27。在传播学视域下,为了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红色文化文本英译要关注目标受众,译者应该研究受众,其中包括其认知方式、思维模式、受教育程度、阅读习惯、心理需求、文本期待视野等[5],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如此翻译的作品才有可能为目标受众所接受,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跨文化传播过程。由此可见,红色文化文本英译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目标受众中心原则受众是指所有传播活动中的信息接收者,包括读者、听众、观众等,是信息传播活动的最终对象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