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标准技术/StandardTechnology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保证安全稳定性,这样才可以高质高效地进行电力传输,并且发电、输电、变电以及配电都要确保平衡。坚强智能电网作为电力行业的主要发展目标,有利于提高我国供电水平,改善配电、输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建设过程中应用了储能技术,以此来加强电力负荷的削峰填谷,避免电力系统故障引发的大规模停电。现阶段储能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想要创新传统电网生产形式,必须扩大储能容量,提高电网运行灵活性,由此可见储能技术在坚强智能电网中的应用潜力巨大。1储能技术原理与常见储能方式1.1储能技术原理近些年我国对电力系统安全、效率以及其他运行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我国电网发展逐渐迈入全新阶段,储能技术作为构建坚强智能电网的核心技术,有利于稳定电力系统运行、保障电力能源质量,确保发电与用电负荷之间得到有效缓冲。从技术层面来看储能技术实现了和大规模电网的有效融合,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稳定,减少发电、运输电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满足用户高质量电力需求。储能技术大多由核心装置与电子器件构成,通过合理运用即可对电力能源进行存储释放,与电网系统形成良好的双向转换,随着储能技术的愈发成熟,电网运行效率也在不断提升。目前来看大规模储能技术成为发展趋势,应具备从kW~MW的存储能力,并且支持大跨度的放电时间。虽然我国储能技术研究仍在发展阶段,但已经覆盖到发电、输电、配电等领域中,对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有着积极影响。1.2常见储能方式1.2.1物理储能现阶段储能技术的类型主要分析电磁储能、物理储能以及化学储能三种,由于物理储能技术研发较早,因此应用较为成熟、普遍。当前物理储能技术包含抽水储能、飞轮储能以及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抽水储能技术大多被应用在填谷、调频中,该技术的优势大多体现在释放时间上,总体能量转换率可以达到75%~85%,但受到建设困难、投资高等因素影响,无法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并且电站与用电单位距离过远的条件下会造成输电损耗。相比之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限制因素同样较多,如地形、地质条件等,所以未能得到大范围普及。飞轮储能技术通过电动机带动飞轮高速旋转实现电能转化,将电力能源转变为机械能后储存,尽管只能作为蓄电池系统的补充应用,但污染小、使用寿命长。1.2.2化学储能目前化学储能技术的种类相对较多,主要包括蓄电池储能、液流储能、超级电容器等技术。在应用实践中蓄电池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