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消防安全管理储能电池热失控的有效预防措施研究摘要:通过对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之间的热设计差异进行逐一分析,得出了针对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内部不同的散热结构应当采取差异化的预防措施。参照我国近期发生的几起储能电池热失控事故的具体成因,结合新能源汽车的防火设计理念,提出了动力电池采用分级阻燃的防火措施,并提出了将气凝胶阻燃材料与细水雾固定消防设施有机结合的设计思路,以期最大限度降低储能电站内部的实际火灾风险。关键词:储能电池;动力电池;热失控;气凝胶;细水雾文玉良1严若红1戴智特1邹华春2冷明全1(1.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广东东莞523878;2.东莞市消防救援支队望牛墩大队,广东东莞523200)中图分类号:X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227(2022)11-0053-04当前,大力推动新能源的广泛使用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手段。以风电和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由于具有不同程度的间歇性、波动性,给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电池储能技术具备快速的双向灵活调节能力,能够有效平抑风力发电的功率波动,及时解决新能源发电的并网问题[1]。因此大力推广电池储能可以有效推动新能源发电的并网,目前国际国内也在大力推广电池储能。根据我国相关机构对于电池储能的相关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球电池储能以锂电池为主的装机规模累计达到14.2GW,而我国的装机规模总量累计3.27GW,预计到2025年,我国电池储能装机规模将超过24GW[2-3]。近年来随着电池储能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电池储能电站内部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逐渐呈现高发态势。仅2017—2019年期间,韩国300多个储能电站中各类安全事故已接近30起[4-5]。2021年4月16日,北京市丰台区一储能电站发生火灾,处置过程中共造成2名消防员牺牲、1名消防员受伤以及1名电站员工失联[6]。由于锂电池火灾发生后,处置难度大、作业时间长且处置过程中通常伴随有大量有毒气体产生,因此,储能电池安全事故逐渐引起了各国人民的广泛关注。相比于储能电池,新能源电动汽车对于热失控的被动防范要严格得多。新能源电动汽车内部的车载电池更多采用隔热材料分级阻燃来有效延缓或阻断单体电芯的热失控现象。因此,有学者建议,面对储能电厂的安全事故,参考新能源电动汽车采用阻燃隔热材料分级阻燃来降低消防损失。王莉等人提议运用阻燃材料降低储能电站的火灾风险和火灾范围[7]。高飞等利用阻燃材料防止锂离子电池组热失控[8]。这些文献预示着隔热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