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工企业薪酬管理制度一、总则1.目的(1)构建较为科学的、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状况的薪酬分配模式与薪资等级序列;(2)建立员工薪资收入与员工工作业之间的科学关系;(3)实现员工薪资管理与分配的制度化、规范化。2.适用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以下人员:A.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行政管理人员;B.工程技术人员、技师、技工和品质管理人员;C.秘书、文员等行政服务性人员;D.非计件工资的营销人员。(2)本制度不适用于本公司如下人员:A.执行计件工资制度的生产一线作业人员;B.以计件工资(业务提成)为主要收入分配方式的营销业务人员。3.管理职责(1)总经理A.负责召集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本制度修正原则与本公司收入分配的原则方案。(2)常务副总A.负责组织本制度的修订和实施过程中的解释;B.负责本制度的执行的监督以及人员薪资计算结果的审核。(3)财务部A.负责本制度的执行以及人员薪资的具体计算。二、薪资管理与分配1.薪资总额的管理(1)薪资预算A.本制度的薪资总额确定是根据公司年度的经营计划预算出企业维持再生产所需的利润总额及与之相对应的销售收入、总成本,然后根据行业薪资水平及公司所在地消费水平确定公司薪资总额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按此比例预算出公司的月薪资总额,最后根据公司经营发展要求以及各系统、各部门的成本预算确定各系统、各部门的薪资总额。(2)绩效工资A.当公司的实际经营绩效优于年度经营计划指标,公司将在实际增长的经营利润中提取占成本总额的一定比例作为工资分配给员工,定义为绩效优良工资,简称“绩优工资”2.预算薪资的分配第1页/共8页(1)薪资序列与薪资等级设置A.管理人员薪资分为职等工资与绩效工资两部分,工资基准为职等工资与绩效工资最大值之和。工资基准等级共设五等二十六级。B.职等工资体现员工所在岗位的职务(职位)等级,其依据是公司经过岗位评价所定的《职务等级与职位名称对照表》(附件3)C.绩效工资体现员工在某一考核期内的工作绩效,以员工考核评估确定的等级结果为依据。(2)薪资等级的确定A.D等(含D)以上员工的薪资等级根据企业岗位评价结果,对照员工的任职资格(学历、专业、工作年限、同行业工作年限、同等职务年限、本企业工作年限、本企业本职务工作年限、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见附件5《职等薪资等级确定评分表》)。B.得分在95分以上者按《职务等级与职位名称对照表》地规定确定其薪资等级。C.得分在94分以下者,则下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