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质量管理的目标就是要遵循采购质量管理的原则,保证采购的原料和设施、设备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要实现这一目标,采购部门的工作内容一般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采购部门本身的质量管理;二是对供应商的评估、认证、监督以及产品的验收:三是采购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1,采购部门的质量管理(1)物料采购的计划与组织管理。物料采购管理,是从生产计划排单,接受采购任务,编制采购计划,到选择供应商以及价格谈判、签约以及跟踪催单等全过程的实际运作和管理实务。物料采购并不是单一部门的独立的经济活动,它涉及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采购信息的收集、对供应商的考察、在采购中应用一定的策略、选择恰当的采购方式和适当的采购价格谈判技术等等,在决定购买之后,还要签订采购合同,最后就是采购的跟单等一系列工作。整个过程的管理需要在详细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事先制定科学的制度和程序,然后依照这些制度和程序开展工作这里应该强调的是要想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采购计划的科学编制需要准确掌握需求,这又建立在系列大量的统计分析基础之上(2)物料采购供应的协调工作。采购部门和生产、经营部门之间是供求系,两者之间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这时双方应从大局出发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进行以好的、坦诚的沟通和协调,避免因部门或个人益影响整体利益,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经营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3)物料采购供应的控制工作。采购活动涉及资金的流动和企业内外部多方的利益关系,必须注意减少或避免因失误或舞弊行为导致企业的整体经济利益受损。因此必须建立一系列的采购控制制度,这主要包括采购计划制度、请示汇报制度、资金使用制度、到货付款制度、采购绩效考核和评价制度等。实践证明,科学的机制比人制更加公平、科学制度,更易被接受。采购部门是企业一系列采购工作的执行者,采购质量管理首先是采购部门的质量管理。可以说采购部门的质量管管理是关键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保障,这其中制度的的建立和完善。1、供应商认证、评估、监督和产品的检验(1)供应商认证、评估和监督。商品采购首先表现为采购商与供应者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采购商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最终产品的质量,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服务水平,而采购商品的质量又取决于供货商的经营管理意识和水平以及质量保证能力。因此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以及监督就成为采购部门最基础、最核心的工作。当然,这又需型一套科学的制度和严密的程序作保障。(2)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