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文化艺术|尖扎地区葬后戴孝风俗及功能□才让拉毛/文葬后戴孝风俗是中国传统社会忠孝的一种体现,从古至今沿用了很多年,具有深层次的价值和功能。本文就将尖扎涉藏地区葬后戴孝习俗展开论述,并浅谈该风俗带来的功能。近年来,有关涉藏地区丧葬习俗的研究和相关学术成果比比皆是。然而,葬后习俗及相关禁忌习俗很少谈及。因此,本文就将尖扎地区葬后戴孝的习俗展开论述。该地区称葬后戴孝风俗为“登”(adun)。涉藏地区“登”习俗基本一致,但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习俗的差异,各地区的“登”的时间、方式也不同。1尖扎县基本概况尖扎,藏语称གཅན་ཚ།(gacanatsha)关于“尖扎”一词,学术界有很多解释,但该地区的人认同尖扎县志所说,尖扎意为“地处河谷、森林茂密、野兽成群之地”。尖扎县地处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北部。东北与化隆回族自治县隔河相望,东南与循化撒拉自治县接壤,西与贵德相连,南与同仁相连。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具有独特的当地文化。尖扎县现辖3镇6乡,共有81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约5.43万,其中少数民族4万人,藏族约占总人口的62%。尖扎县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发祥地,藏传佛教文化积淀深厚。至今各种习俗仍然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1]。2尖扎地区葬后“登”方式尖扎地区的人认为,人去世后49天里死者的亡灵停留在他生前生活过的家中或附近,所以,在这期间,亡者家属会举行各种宗教仪式,比如“擦桑”(ཚ་བསུར།),在该地区人的观念中,供“擦桑”,亡者会闻到其味道而不会挨饿,这样灵魂就不会到处游荡,所以家属就会不断添加糌粑在“擦桑”上。并且还会不分昼夜点酥油灯,以此指明或照亮亡者通往阴界的路。七七四十九天内家属不能洗头洗澡,亡者家里的男人不会头戴帽子、女人不能编头发,也不能说说笑笑,更不能唱歌跳舞。应处处低调、不张扬、做事谨慎,忌提死者名。在一年内,穿戴方面,亡者家属不着新衣服或颜色鲜艳的衣服,也不会戴各种金银珠宝等首饰。这表示对亡者的尊重。如果家中人穿新衣服,戴首饰会被认为是不孝的人,会被嘲笑和谩骂。村中的人也不会在有“登”人家面前嬉戏玩闹或开玩笑。还有就是在这期间,亡者的家人忌讳走亲访友,忌讳参加喜事,比如婚礼、开业大典、庆贺等[2]。尤其尖扎地区每年冬季会举行射箭比赛,如果该家中这一年有人去世,是不会参加射箭比赛。甚至该地区有些家中不打开电视机等有关娱乐设施。该地区的人还认为如果在家中对亡者进行“登”仪式,生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