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螺旋·陪伴医生科研成长www.helixlife.cn1炎性微环境本综述由解螺旋学员大迟迟负责整理(2017年12月)由解螺旋学员Ping负责修订(2018年10月)近年来有研究认为肿瘤相关性炎症是肿瘤的第7特征1,在19世纪中叶,病理学家Virchow观察到肿瘤组织中有炎性细胞存在,认为肿瘤可能源自慢性炎症。近年来,有流行病学证实,25%的肿瘤由炎症发展而来,二者之间具有相关性2。反过来,炎性微环境通过介导复杂的通路,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3。起初人们认为免疫细胞的浸润是机体抗肿瘤反应的表现,但日益增多的研究表明,炎症微环境与肿瘤的相互作用是双向的、动态的,且兼具促瘤和抑瘤的两面性,不仅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4,还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5。本文将简述几种构成炎性微环境的细胞对肿瘤的影响。1.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本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炎性微环境浸润的TAM数量多、分布广,不仅促进癌细胞生长、转移、血管生成,还可引起免疫抑制。这种矛盾作用主要源于其功能的可塑性。以往的研究将TAM分为抑瘤的M1和促瘤的M2两种表型,两类细胞的含量或比值可作为预后因子。然而最近有研究表明TAM可同时具有M1和M2两种表型6,如根据其在肿瘤发展和转移中的具体作用,又可进一步分为6个表型,表面标志各不相同,并存在表型间转换问题7,8。因此,TAM不同表型的调控机制有待一步明确9。炎症因子中的明星分子IL-6可以促进肝细胞肿瘤中的TAMs招募10,而TLR7/8加载的纳米颗粒可以通过促进TAMs的极化,来加强肿瘤的免疫干预治疗11。解螺旋www.helixlife.cn2.NK细胞活化的NK细胞,分泌大量IFN-γ,是人体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研究表明炎性微环境中的NK细胞的含量具也有临床预后价值8。不过黑素瘤中的NK细胞表面高表达免疫调节蛋白Tim-3(PD-1和CTLA-4无统计学差异),在肿瘤进展过程中,表达Tim-3的NK细胞含量不断增加,细胞功能衰竭,而封闭Tim-3后可恢复NK细胞的功能12。因此,免疫检验点分子对NK细胞功能操纵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深入研究。最新研究发现,恶性胸腔积液来源的NK细胞出现促血管生成表型13。3.CD8+T细胞解螺旋·陪伴医生科研成长www.helixlife.cn2CD8+T细胞与肿瘤预后良好间的关系,无论在报道的数量上还是肿瘤的类型上都是最多的。并且其在原位瘤和转移瘤中同样具有预后价值,如结直肠癌、结直肠癌肝转移、结直肠癌肺转移的患者,CD8+T含量与总生存期均成正比14。这说明即使是发生转移的肿瘤也难以逃脱CD8+的免疫监视作用,因此,如何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