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代码:C110203受理部门:收件日期:受理编号:解除保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2008版)资助类别:面上项目亚类说明:附注说明:项目名称:杂交-渐渗对杂草稻适应性进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申请者:卢宝荣电话:021-65643668依托单位:复旦大学通讯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邮政编码:100433单位电话:021-65643671电子邮件:brlu@fudan.edu.cn申报日期:2008年2月2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2008版第2页版本1.003.623基本信息1ITTu5f4姓名卢宝荣性别男出生年月1957年5月民族汉族学位博士职称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植物种质资源和进化生物学电话021-65643668电子邮件brlu@fudan.edu.cn传真021-65643668个人网页工作单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申请者信息在研项目批准号C0202050名称复旦大学代码20043301联系人庄建辉电子邮件jihua@fudan.edu.cn依托单位信息电话021-65643671网站地址www.fudan.edu.cn单位名称代码[在此录入修改]合作单位信息[在此录入修改]项目名称杂交-渐渗对杂草稻适应性进化的影响及其机制资助类别面上项目亚类说明附注说明申请代码C110203:稻类作物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C110408:杂草防治基地类别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部门开放预计研究年限2009年1月—2011年12月研究属性基础研究项目基本信息申请经费36.7000万元摘要(限400字):栽培稻的直播和免耕种植,使杂草稻已成为全球最严重的稻田草害之一,将严重影响我国未来的水稻生产。杂草稻成功入侵和形成为害的重要原因是其能够快速适应稻田的农耕环境,而杂草稻与栽培稻之间的有性杂交及遗传渐渗在其适应稻田生态环境、形成竞争优势以及繁殖扩散中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项目将在前期相关工作基础上,锁定杂草稻快速适应性进化的生物学基础问题,开展如下研究:1)检测杂草稻群体的天然异交率以及对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2)建立杂草稻不同类型间以及与栽培稻的人工杂交、回交和自交群体,比较亲本和不同世代群体之间的适合度变化规律;3)分析杂草稻群体的基因多样性和异质性与其生存竞争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利用进化生物学和群体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杂草稻这一特殊材料,探索杂交–渐渗过程对杂草遗传多样性、适合度和生存竞争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这将有益于揭示杂草稻的发生规律,为杂草稻有效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用分号分开,最多5个)杂草稻,有性杂交,遗传渐渗,适应性进化,竞争能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2008版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