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代码B0204受理部门收件日期受理编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2011版)资助类别:重点项目亚类说明:附注说明:新颖结构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项目名称:有毒药用植物中新颖结构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申请人:庾石山电话:010-63165326依托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通讯地址:北京市先农坛街1号邮政编码:100050单位电话:010-83155442电子邮箱:yushishan@imm.ac.cn申报日期:2011年3月1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1132008NSFC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2011版第2页版本1.010.889基本信息6Jda4eunGWG姓名庾石山性别男出生年月1962年8月民族汉族学位博士职称研究员每年工作时间(月)5电话010-63165326电子邮箱yushishan@imm.ac.cn传真010-63017757国别或地区中国个人通讯地址北京市先农坛街1号工作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申请人信息主要研究领域天然药物化学名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联系人周艳丽电子邮箱zhouyanli@imm.ac.cn依托单位信息电话010-83155442网站地址www.imm.ac.cn单位名称合作研究单位信息项目名称有毒药用植物中新颖结构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资助类别重点项目亚类说明附注说明新颖结构活性天然产物的发现及其功能研究申请代码B0204:天然有机化学B020402:中草药与植物化学基地类别研究期限2012年1月—2016年12月研究属性基础研究项目基本信息申请经费400.0000万元摘要(限400字):在前期已对23种有毒药用植物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从100余种我国文献记载的“大毒、有毒和小毒”等不同类型的有毒药用植物规范化提取物中,通过提取物的毒性(LD50)评价,遴选出LD50小于1000mg/Kg的40种有毒药用植物,经过进一步的抗肿瘤和离子通道模型的筛选,发现其提取物或组分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或离子通道活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拟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这些活性提取物或组分中的化合物进行快速分离纯化,确定其结构。并对所得到的化合物采用分子靶标建立的抗肿瘤或离子通道模型进行体外筛选,选择活性强的化合物进行体内药效实验,对体内外活性强的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和优化,深入开展结构与功能研究(构效关系或结构与毒性的关系、作用机制)。通过上述研究发现新颖结构的天然化合物350-400个,活性显著的化合物40~50个,有研发前景的创新药物先导化合物2~3个和功能独特的小分子探针1-2个。关键词(用分号分开,最多5个)有毒药用植物;新颖结构;活性天然产物;功能研究NSFC2011国家自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