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项目研究内容和意义简介(限400字):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是由双链RNA介导的序列特异性的mRNA降解所致的转录后基因沉默过程。RNAi技术可方便快捷地研究基因的功能,并用于功能基因的筛选。本课题拟采用RNAi及胚胎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技术,将我室新克隆的精子发生相关基因znf230的siRNA通过慢病毒(Lentivirus)系统引入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模拟精子发生过程,而在细胞水平上研究znf230基因表达受抑后对生精的影响,同时结合基因表达谱芯片及蛋白组二维电泳-质谱技术实现基因功能性及蛋白质表达筛查,以期全面研究该基因的功能。上述技术平台的建立将提供一个精子发生相关基因功能研究的模型,亦为RNAi技术的应用研究拓展了新的思路。这一设想尚未见文献报道,如能证明其合理有效,将成为难于鉴定表型且异常表达的基因功能研究的通用模型,并在后续蛋白组学及基因相关药物的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报告正文(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1.项目的立项依据(附主要的参考文献目录)人类基因图谱解码已经完成。进入功能基因组学时代后,疾病相关基因以及重要功能基因的分离、定位、克隆表达已日益加速。而随着新基因的分离与鉴定,对这些基因的功能进行系统的研究将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因此,建立或开发新的或实用的基因功能研究技术平台具有重要意义。在功能基因组研究中,酵母杂交系统、DNA芯片、反义RNA、基因敲除(geneknock-out)等技术为解读基因功能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其中基因敲除虽是基因功能研究的经典技术[1],但由于外源及靶DNA发生同源重组的几率极低,重组体的筛选及检测即成为该技术的瓶颈,难以适应大规模的基因功能研究。近年来发展起来的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技术作为特异性抑制基因表达的方法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优点是可以简便地制备特定基因缺失表型的个体,较快捷地研究目的基因的功能,并使系统性、高通量功能基因筛选成为可能。RNAi现象首先在秀丽新小杆线虫(C.elegans)中被发现。它通过双链RNA(double-strandedRNA,dsRNA)介导的同源靶mRNA的特异性降解,在转录后水平使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GeneSilencing,PTGS)[2,3]。RNAi技术现已成功运用于线虫、果蝇、植物、真菌和脊椎动物等生物体的功能研究中[4,5],而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转染21-25nt长度的siRNA也可以诱导特异性的基因沉默[6],虽然这种效应具有瞬时性。目前,多个研究小组[7-10]已将靶向特异基因的sh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