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NSF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2005版)第1页同行评议组别食品(农产品、水产品)加工与储藏项目编号Y30528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申报类别:一般项目项目名称: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监测及脱毒方法研究申请者:欧昌荣电话:0574-87600549依托单位:宁波大学通信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宁波大学,生命学院,31#信箱邮政编码:315211E-mail:ouchangrong@nbu.edu.cn申报日期:2005-5-2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二OO五年制申请书版本号:76819107ZJNSF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2005版)第2页基本信息申请者信息姓名欧昌荣性别男出生日期1974年03月21日最终学位博士获学位年份2003职称讲师主要研究领域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分析、活性研究、水产加工与保鲜,食品安全性E-mailouchangrong@nbu.edu.cn电话0574-87600549个人网页依托单位宁波大学证件类型身份证证件号码422428197403217619申请者是否近三年调入在浙单位工作是调入时间2003年07月申请者曾主持的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无申请者正在主持的国家和省部资助经费在20万元及以上的研究项目名称、来源和研究期限:无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名称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监测及脱毒方法研究申报类别一般项目研究属性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同行评议组别农业科学及生物技术/食品(农产品、水产品)加工与储依托基地名称预计研究年限2006年01月-2007年12月总经费预算6.0万元申请经费6.0万元项目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简介(限400字)分析我省赤潮频发地区产毒海藻和毒化贝类中麻痹性贝类毒素(PSP)的组成和毒性,了解我省沿海PSP毒性及其分布情况;利用海洋生活性成分与PSP在建立的体系中作用,采用HPLC、酶联免疫法等方法检测作用后PSP结构和毒性的变化,筛选出能和PSP结合,从而改变其结构,降低甚至脱除其毒性的生物活性成分(根据PSP的作用机理和结构特点,结合申请者科研经历,目标活性成分已明确);利用得到的活性物质以不同的喂养方式处理含毒贝类和中毒的小鼠,检测分析其对贝类、小鼠对PSP的摄入,代谢的影响以及对小鼠中毒症状的缓解效果,从而确定PSP的脱毒方法,并推断其机理。本项目研究能丰富贝毒相关研究的基础理论,为贝类净化和缓解中毒患者症状提供新思路,对提高水产食品安全性,从而促进水产养殖、水产加工和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产生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能促进我国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2006-2015年分阶段目标的顺利实现。关键词(不超过4个)麻痹性贝类毒素(P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