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一)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近年来,由于固体废弃物的堆放、地下污水管线、储油罐的渗漏以及农业污染物的淋滤等一系列原因,致使地下水水质日益恶化,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据美国联邦水利局的调查认为,美国现已有1%—3%的地下水受到有害物质的侵袭和污染,50个州中有几千口公用和私人水井被迫停用。日本环境厅对全国地下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很多地方的地下水中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的含量已严重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所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而早在80年代初期我国地下水污染情况的调查表明,地下水污染严重的城市占调查城市总数的64%,基本未受污染的城市只占3%。在一些地区由于作为饮用水的地下水受到污染,对人体的健康已构成严重的威胁。鉴于地下水污染对环境尤其是人类自身的严重危害,目前许多国家已颁布相关法规,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同时也开展了有关污染地下水的治理研究。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具有累积和滞后效应(1)。地下水的污染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难以恢复的特点,一旦土壤或地下水遭受了污染,那么,恢复和净化的过程是漫长的,而且其处理技术难度大、治理费用昂贵,这已被发达国家的经验所证明(2)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经济有效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方法。目前我国在地下水污染调查及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式方面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但在具体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方法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广泛开展,而发达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地下水点源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且逐渐发展形成较为系统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提出地下水的污染治理方法有:隔离法、抽取处理法、吸附法、化学栅栏法、电化学法和生物修复方法等,其中生物修复方法以其具有的投资低、效益好、应用简便等特点,被逐渐应用于地下水有机污染的治理中,现已成为一项清洁环境并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新兴技术(3)(4)(5)。当今研究比较多并且有大规模应用的地下水原位生物修复方法主要是激活土著微生物(biostimulation)和注入优势菌种(bioaugmentation)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均是利用游离的细胞来降解目标污染物。如:MacNaughton(1999)、Mishraetal.,(2001)、Watanabe(2001)MonicaP.Suarez(2004)等对向地下水中加入营养或电子受体激活土著微生物(6)(7)(8)(9),SaylerGS(2000)、DalyMJ(2000)等向地下水中注入优势菌种来降解污染物(10)(11)。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