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 专利管理制度.docx
下载文档

ID:3109996

大小:89.64KB

页数:8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1-2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19 专利管理制度 专利 管理制度
专利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公司的专利工作,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形成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推动生产技术进步,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专利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第三条 本公司专利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宣传普及专利知识,激发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推动我公司科技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第四条 执行本公司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公司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公司。申请被批准后,公司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利用本公司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公司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做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第五条 在取得专利申请号及取得专利权后,公司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的范围和取得的经济效益,按有关规定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合理的报酬。 第六条 在专利申请公布或者公告前,专利工作者及有关人员对其内容负有保密的责任。 第二章 专利的管理 第七条 本公司的 部是专利管理的主管部门,其职责包括: (一)研究制定并实施公司专利战略,为经营决策服务,并纳入科研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规划中; (二)负责对员工进行专利法和专利知识的宣传培训; (三)鼓励员工开展发明创造活动,为职工提供有关专利事务的咨询服务;依法办理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励与报酬; (四)办理本公司专利申请、专利资产评估、专利合同备案、认定登记和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以及专利广告证明等事宜; (五)保护本公司专利权和防止侵犯他人的专利权,办理有关专利纠纷、专利诉讼事务; (六)管理公司专利资产,防止专利资产的流失;筹集和管理本公司的专利发展专项资金; (七)组织专利技术实施,管理专利实施许可贸易; (八)管理、利用与本公司有关的专利文献和专利信息,为科研、生产、贸易经营全过程服务; (九) 做好技术和产品进出口中有关的专利工作:  (十) 其他与公司专利工作有关的事务。 第八条 本公司专利资产管理包括如下内容: (一)专利技术开发; (二)专利申请、维持、放弃的确定,职务与非职务发明的审查,科研档案和发明或设计人员流动的管理; (三)专利评价、评估; (四)专利申请、优先权、署名权、专利权; (五)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权转让、专利许可及专利权质押; (六)专利战略研究与制定; (七)专利诉讼和向海关提请知识产权备案; (八)其他与专利资产有关的事项。 第九条 本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进行专利资产评估: (一)转让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 (二)许可其他组织或个人合资、合作实施的; (三)以专利资产作价出资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 (四)需要进行专利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 公司的专利资产评估,应委托有专利资产评估资格的资产评估机构办理。 第十一条 本公司在产品、技术开发立项之前, 部必须和相关业务部门一起进行专利文献的检索与分析,避免重复研究与侵权,同时运用专利制度的规则,提出能获得最大市场利益的有关技术路线和技术解决方案的建议。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及完成后,要进行必要的跟踪检索。 第十二条 公司开展对外贸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由 部进行项目专利检索: (一)技术、成套设备和关键设备的进出口; (二)未在国内销售过的原材科和产品的进口; (三)未在其他国家和地区销售过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出口。 第三章 专利的申请 第十三条 申请专利的目的在于获得专利权,保护发明创造现在和潜在市场,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第十四条 在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技术改造,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等工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凡符合专利授予条件的,应及时申请专利,以取得法律的保护。 第十五条 专利申请的提出 (一)凡欲申请专利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应填写本公司《专利申请表》(另见附件),发明人或设计人在填写“申请专利的主要内容”栏时,应对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的技术特点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有益效果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根据已知技术对发明创造的专利性做出评价; (二)部门专利管理员应在“部门初审的意见”栏,就专利申请是否符合专法有关规定做出初审的意见; (三)部门专利管理员将此表交至 部; (四)专利申请审批需要加快的,专利申请部门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说明需加快理由,同《专利申请表》一并交到 部。 第十六条 专利申请的审批 (一) 部由专职人员对申请专利的创造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和专利性审查,并将检索的情况及专利三性审查意见填入《专利申请表》中; (二)知识产权管理部领导审查《专利申请表》并签字; (三)知识产权管理部将《专利申请表》报公司主管技术副总经理审批; (四)公司主管技术副总经理批准后,知识产权管理部将《专利申请表》复印件返回到申请部门,进行专利申请办理。 第十七条 专利申请的办理  主管部门通知发明人或设计人按《专利申请须知》(附件)的要求,提供专利申请技术交底书或专利申请文件交知识产权管理部统一办理。知识产权管理部根据专利申请重要性等级的不同,按不同的方式办理。 第四章 专利的许可使用 第十八条 本公司与其他公司合作研究、开发或者委托研究、开发签订相关合同时,合同应当包括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等技术成果归属的条件,并符合国家和本公司相应规定。 第十九条 本公司与国内外组织或者个人签订的合作研究、开发或者委托研究、开发的合同中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项目中产生的专利申请权、专利权和相关技术秘密的归属; (二)本公司与合作方或者承接方对项目中产生的专利的转让、许可等的管理权限和管理方式; (三)本公司与合作方或者承接方投入的物质条件、资金及研究人员智力劳动各自所占比例以及对专利实施取得收益的分享办法和比例。  未签订合同或者合同未约定的,项目中产生的专利权和相关权益由承担者持有或所有。 第二十条 本公司在引进技术,进口产品或建立中外合资企业外方技术、产品作为投资时,责任部门应将其技术、产品包含的专利技术项目,报知识产权管理部进行检索。知识产权管理部根据检索情况,提供检索报告,为谈判、签约提供依据。 第二十一条 引进技术涉及第三方专利时,应有担保条款,明确双方在涉及第三方专利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第二十二条 知识产权管理部根据公司发展要求,应积极为公司实施国内外专利技术服务。各部门对公司持有或所有的专利技术,应积极实施,本公司无条件或不能充分实施的,应适时进行转让或许可他人实施。 第二十三条 本公司实施他人专利技术或许可他人实施本公司专利技术,应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应当到合同签订地或者被许可方机构注册地或专利实施地专利管理机关认定登记。 第二十四条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或含有专利许可内容的技术转让合同的谈判、签订,应有知识产权管理部专利管理人员参加,并按照国家和本公司有关技术合同的规定执行。 第五章 专利的保护 第二十五条 公司及员工有权保护本公司专利权不受侵犯,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发现侵权行为;应及时报知识产权管理部;并帮助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必要时可请示专利管理机关处理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同时,公司应避免侵犯他人的专利权。 第二十六条 侵犯本公司专利权的行为包括: (一)未经我公司许可生产、销售与本公司专利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 (二)未经我公司许可进口与本公司专利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 (三)将我公司专利号标记在产品上进行销售,假冒本公司专利产品的行为。 (四)使用上述侵权产品的行为。 (五)未经我公司许可展示与本公司专利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和技术,以及从事招投标活动。 第二十七条 本公司专利权益涉及海关保护的,要按照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要求,及时向海关总署申请办理专利权海关保护备案。 第二十八条 请求调处专利纠纷和进行专利诉讼。由知识产权管理部负责办理,必要时可委托专利代理机构或法律事务部办理。对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办理专利诉讼的,应有法律事务部参与,并将有关材料送法律事务部备案。 第二十九条 本公司对其专利或专利申请,应依法及时交纳年费或申请维持费,维持其有效。对拟在法定期限届满前放弃或终止的专利和专利申请,要予以论证确认并建立管理档案。具体事宜由知识产权管理部负责。 第三十条 本公司应充分利用专利信息,掌握与本企业有关的国内和国外申请专利的动向,对有损于本公司权益且不符合授予专利权条件的他人专利,应及时提出撤销专利权请示或提出宣告无效请示,排除不应授权的专利。具体事宜由知识产权管理部负责。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第三十二条 本制度解释权归属本公司, 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制度自动列入公司规章制度序列中; 第三十四条 本制度自总经理签发日起生效。 附件: 发明创造专利申请表 编号: 名 称 申请部门 申请日期 发明人或设计人 联系方式 专利申请类别 (在对应类别前划√) □发明 □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专利申请等级 (在对应类别前划√) □普通级□重要级 □重大级 申请专利的主要内容 部门初审意见 部门专利管理员: 年月日 部门领导意见 部门领导:年月日 检索及审查意见 公司专利管理员: 年月日 主管部门领导意见 是否加快:□加快 □不加快  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意见: 年月日 审批意见  主管技术副总经理: 年月日 申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提供资料的要求: 1.所属的技术领域及有关的现有技术、引证反映现有技术的文件,写明所做的检索或查阅到的现有技术资料,包括本技术的历史背景和现状,说明现有技术的缺陷、不足或存在的弊病。 2.在对背景技术作了简要描述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发明所取得的效果提出本发明或实用新型的目的,也就是本发明或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任务。 3.清楚、完整地写明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以发明必要技术特征综合形式来阐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以必要的附加技术特征对发明或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4.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即构成本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效果。 5.具体描述实现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实施的方式,列出各种参数与条件,并对照附图加以说明和描述。 6.对发明创造进行保护的技术特征,即区别与现有技术的技术特征。 7.摘要,内容包括发明或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主要技术特征和用途。文字不得超过200字。 8.绘图工具绘制的附图一套,例如:电子产品的电路框图、电路原理图、机械产品视图、立体图等,每张附图大小不得超过18X25厘米。 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