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化学驱和微生物驱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袁士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起止年限:2005.12至2010.11依托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一、研究内容(1)分子设计理论及高效廉价低/无储层伤害驱油剂合成以化学驱为重点,研究油水界面层分子结构和化学剂分子结构-性能的定量关系,发展定量化分子设计理论,开展适合弱碱/无碱体系的新型高效表面活性剂分子设计与合成,研制出对储层低/无伤害的表面活性剂体系,使界面张力达到超低水平(<10-3mN/m)或高效乳化启动残余油之后采出原油。开展适宜中低渗储层的中分子量聚合物和耐温抗盐聚合物分子设计与合成,研制出适合中低渗储层的高效聚合物和耐温80~120℃、抗盐30000-100000mg/L的新型聚合物产品。(2)化学驱油和破乳机理及物理化学复杂渗流理论研究开展弱碱/无碱复合化学体系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机理研究,研制出高效稳定的驱油配方体系;开展弱碱/无碱体系乳化、结垢和化学剂吸附规律研究,搞清主要影响因素,保持驱油体系在油藏中的长期有效性;通过复杂产出液组成对乳化程度的影响以及界面膜破裂机理研究,提供高效产出液分离方法;开展物理化学非线性渗流和微观渗流规律研究,发展物理化学渗流等复杂渗流理论,为驱油过程的描述、预测和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3)剩余油分布数字化定量描述及精细模拟方法研究开展数字化油藏精细描述方法和精度研究,在地质知识库的基础上建立储层数学描述方程,提高井间储层描述和剩余油饱和度分布数字化描述精度,为化学驱油和微生物驱油提供可靠的油藏地质基础;通过室内和油藏条件下化学驱模拟对比研究,找出结果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合理模拟方法;进行考虑物理化学渗流的数值模拟研究,形成复杂系统精细数值模拟方法,为化学驱优化设计和矿场应用提供可靠的模拟方法和手段。(4)微生物驱油机理及适宜菌种培育方法研究进行油藏条件下微生物资源分布及对驱油效率的影响研究,搞清油藏内原生菌的分布类型及对外加微生物菌种的影响,为选择适合驱油的微生物提供指导;针对主要类型油藏和原油情况,搞清微生物菌种驱油的主要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利用基因工程、地下激活等方法培育微生物有效菌种的方法,培育出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菌种,探索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新方法。二、预期目标1、总体目标在基础理论重大发展的基础上,使复合化学驱具备工业化应用的条件,在实施地区提高采收率5~15%(如果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