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机制研究套路(四)选择性剪切课题:激酶A通过RNA结合蛋白B影响C的选择性剪切1.概念介绍: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DNA序列由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两部分组成,编码序列是不连续的,被非编码序列分割开来,成为断裂基因(Splitgene)。在结构基因中,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Exon),是表达多肤链序列,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Intron),是不表达多肤链序列,又称插入序列。真核生物DNA转录为前mKNA(Pre-mRNA)后经过mRNA的剪切,切去内含子,将有编码意义的外显子连接起来,转变为成熟mRNA。真核基因转录产生的mRNA前体,在细胞分化、发育阶段和生理状态下,可按不同的方式剪切产生出两种或者更多种mRNA,进而翻译出两种或多种蛋白质,此过程为选择性剪切或称可变剪切(AltemativeSplicing)。选择性剪接的形式多样,最常见的主要是以下几种:1)外显子跳过,从而导致外显子保留或者不保留在成熟的mRNA中;2)外显子具有多个5’或者3’剪接位点,以此可能产生多种选择性剪切异构体;3)单个或者多个选择性剪接外显子可以位于组成型外显子(constitutiveexon)中,以便选择性外显子可以有选择的保留或者不保留于成熟的mRNA中;4)内含子不剪切,内含子可以选择性保留在成熟mRNA中以便被翻译出来。mRNA这种选择性剪切是少量基因产生大量mRNA和蛋白质的重要机制,也使得机体仅少量基因就能对千变万化的复杂的生物性状进行调控成为可能。mRNA这种选择性剪切对扩充生物细胞遗传信息和增强生物细胞功能有着重要作用,并且大量研究证实,选择性剪切对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在干细胞分化过程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2.示意图:图1:选择性剪切示意图Pre-mRNAAltemativeSplicingmRNAisoforms图2:选择性剪切四种模式3.研究思路:假设激酶A在很多肿瘤中高表达或异常激活,C具有2种剪切体C-1和C-2,且二者在肿瘤中发挥截然相反的作用,C-1促癌,C-2抑癌。肿瘤中C-1高表达,C-2低表达。3.1激酶A参与调控C选择性剪切方式........................................................................................33.2激酶A可调控下游RNA结合蛋白B.......................................................................................43.2.1激酶A的活性与RNA结合蛋白B表达水平相关...............................................................43.2.2免疫共沉淀检测激酶A与RNA结合蛋白B是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