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海水养殖动物主要病毒性疫病爆发机理与免疫防治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宋林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起止年限:2012.1-2016.8依托部门:山东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一、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选择海水养殖业中经济和学术价值并重的对虾和鱼类,针对研究最为深入、致病性最高、危害最为严重的对虾白斑综合征和鱼类虹彩病毒病,开展以下研究:1.疫病爆发流行的分子病原学基础病毒感染与疫病爆发的细胞和分子基础:确定病毒侵染、传播的靶标器官和致病的分子机制。研究病毒内吞与胞内移动的分子过程,确定病毒感染的受体及作用网络。开展与病毒感染及致病等相关功能基因研究,以期了解病毒感染与疫病爆发的分子基础。病毒对宿主细胞机能的操控机制:研究病毒、病毒编码的基因及非编码的病毒miRNA对宿主基因、细胞信号通路和调控网络的调节作用,揭示病毒对宿主细胞机能的操控机制和作用网络,进一步阐明病毒致病的分子机理。病毒遗传变异特征与分子流行病学:在野生和养殖对虾、鱼类及水体中查明病毒传播的分子途径。研究病毒不同种株之间的遗传变异和演化特征,阐明其遗传变异与感染宿主范围及疾病流行的关系。2.宿主应对病原侵染的应答规律与疫病爆发机理研究宿主应对病毒感染的天然免疫反应的关键途径,包括对病原的异己识别的分子基础、信号转导途径和效应分子作用机制。探索鱼类适应性免疫的激活、维持与调控机制,比较低等脊椎动物抗感染免疫反应与哺乳动物的异同。分析病原侵染与环境变化对免疫细胞功能、免疫相关基因表达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影响,揭示疫病发生与爆发机理。3.疫病防治的免疫学原理和关键技术途径利用病原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粘附蛋白和受体,研制对虾WSSV感染阻断剂;阐明对虾免疫因子和免疫增强剂作用机制,研发有效的免疫活性物质及其导入途径。针对危害严重的鱼类虹彩病毒筛选、设计高效免疫原,构建高保护性疫苗,探索疫苗的效应机制;开展疫苗包埋剂和免疫佐剂研究,研发有效的疫苗导入途径;创建高效疫苗保护效果的实验室评价体系。研究对虾和鱼类免疫稳态的环境与生态操控原理,研发防控对虾白斑综合症和鱼类虹彩病爆发的环境调控技术途径。二、预期目标(一)总体目标1.在海水养殖对虾和鱼类病毒性疫病爆发和免疫防治理论方面取得突破,丰富和拓展海洋动物病毒功能基因组学、分子流行病学、细胞免疫学、分子免疫学,开创我国鱼类系统疫苗学,引领我国海水养殖动物疫病发生和免疫防治学科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