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卵巢早衰的分子机制及其生物标记的研究首席科学家:徐璎南京大学起止年限:2010年1月-2014年8月依托部门:江苏省科技厅一、研究内容本项目组织了染色体分离阻断及卵泡形成、代谢衰老及神经内分泌与卵泡耗竭、生物节律与卵巢衰老3个基础研究团队和POF流行病学及临床诊疗研究团队,共四个课题组,对下列五个问题进行探讨:1)染色体分离异常导致卵泡储备不足的机制;2)代谢衰老及相关基因加速卵泡自主发育的机制;3)POF与时钟之间的分子机制的调控网络;4)神经内分泌与卵泡发育异常;5)卵巢早衰的易感基因筛选与临床干预。1.染色体分离异常导致卵泡储备不足的机制卵细胞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卵细胞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出生前原始生殖细胞先进行有丝分裂快速扩增,之后进入减数分裂并停滞在减数分裂I的前期。性成熟后,激素水平增高,刺激排卵,重新启动减数分裂过程并停滞在减数分裂II的中期,受精后减数分裂才得以完成。染色体的精确分离是保持基因组完整从而形成健康的卵细胞的关键。姊妹染色体的异常分离造成基因组不稳定,产生异倍体等,从而引起卵细胞的缺陷,或卵泡形成数量的不足。此前,我们已经建立了几个染色体分离异常和调控染色体分离的有丝分裂检测点异常的基因工程小鼠,如Seperase和Securin基因敲除小鼠,并观察到生殖异常。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以下三个相互关联层面的研究:1.1染色体分离相关基因与卵泡发育和卵巢早衰的相关机制1.1.1进一步分析Seperase和Securin对卵细胞和颗粒细胞染色体分裂异常及其与生殖干细胞有丝分裂,卵细胞减数分裂异常相关的卵泡形成减少或卵泡耗竭过早的分子机制。此前,我们已经建立了相关基因敲除小鼠;1.1.2建立CDC20突变小鼠模型,研究染色体分离调控机制对卵泡发育和卵巢衰退的影响及其机制。此前,CDC20被发现与APC形成复合物,参与有丝分裂过程。在果蝇中CDC20蛋白家族成员还被发现为完成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所必需。因此,建立CDC20卵巢敲除小鼠,检验CDC20在卵泡发育和卵巢衰退中的作用十分必要。在以上两项研究中,特别注重对小鼠胚胎卵巢进行研究。1.2时钟基因和寿命相关基因对卵细胞染色体分离的影响此前我们发现,Per2、CKle等时钟基因敲除小鼠表现出生殖缺陷。我们猜想,其它关键时钟基因如Per1、Reverb、Clock、Bmal1等也可能参与卵巢生殖功能。我们将利用我们实验室已有的Per1、Per2、Reverb、Clock、Bmal1和CKle等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首先确定这些基因是否参与卵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