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基于“肾藏精”的脏象理论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王拥军上海中医药大学起止年限:2010年1月-2014年8月依托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上海市科委1一、研究内容1.“肾藏精”理论溯源和知识管理平台建立对中医“肾藏精”的古今文献进行系统全面地梳理归纳,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利用知识工程与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肾藏精”脏象理论知识管理平台。2.与肾相关疾病证候演变规律和机制研究通过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与肾相关疾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征,明确肾虚证在疾病中的分布规律;着重进行不孕不育(女子不孕症和男子不育症)、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痴呆和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的疗效机制和物质基础的研究。3.“肾藏精”与干细胞和NEI网络功能相关性现代生物学机制研究在补肾填精法指导下,观察相关方药对“肾精亏虚”、“命门火衰”及“自然衰老”模型动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对iPS诱导的四种成体干细胞(生殖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功能的影响,探索肾精命火的生理状态和病理转化规律。4.从肾论治效应验证研究通过补肾填精法治疗,从病(证)探因,以效证因,观察“肾精亏虚”型不孕不育、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痴呆和障碍性贫血患者相关干细胞和NEI网络的变化,综合研究“肾藏精”在“肾主生殖”、“肾主骨”、“肾生髓”、“脑为髓之海”理论中的作用。5.“肾藏精”脏象理论创新研究围绕统一的目标和假说,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建立“肾藏精”脏象理论与干细胞和NEI网络关系的新学说。2二、预期目标(一)总体目标1.阐明“肾藏精”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创新和发展中医脏象理论。2.揭示相关疾病从肾论治临床疗效产生的内在规律和物质基础。3.揭示“肾藏精”的科学实质,创新和发展中医脏象理论。4.以“肾藏精”理论研究为示范,建立中医脏象理论研究的创新方法学体系。5.形成一支多学科交叉合作的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中医科研队伍。(二)五年预期目标1.在中医脏象理论创新和中医基本理论研究的方法学方面取得突破。(1)完成“肾藏精”脏象理论文献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建立数据信息库,构建知识管理平台。(2)基本阐明“肾精”与干细胞、“命火”与NEI网络以及“肾藏精”与干细胞和NEI网络之间的关系,实现“肾藏精”理论的现代科学知识创新。(3)基本阐明“肾精亏虚”、“命门火衰”相关疾病与干细胞和NEI网络功能失调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