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我国特有产毒动物多肽毒素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梁宋平湖南师范大学起止年限:2010年1月-2014年8月依托部门:湖南省科技厅一、研究内容本项目将紧紧围绕“我国特有产毒动物多肽毒素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主题,针对动物多肽毒素与疾病相关膜通道及受体的相互作用机制这个关键科学问题,从动物多肽毒素的多样性与结构特征、膜通道及受体的选择性、多肽毒素与膜通道及受体相互作用、多肽毒素应用基础4个层面上,集中针对(1)动物多肽毒素的分子多样性与结构特征;(2)动物多肽毒素与膜通道及受体的选择性作用;(3)动物多肽毒素与膜通道及受体的相互作用机制;(4)具有重要药用前景的动物多肽毒素的临床应用基础4个主要研究内容开展深入研究。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基于我国特有动物多肽毒素资源和长期的研究工作积累,紧紧围绕多肽毒素最终服务于“人口与健康”的方向,瞄准国际学术前沿,根据多肽毒素作用于细胞膜通道和受体的普遍性特征,提出本项目拟解决关键科学问题为:动物多肽毒素与疾病相关膜通道及受体的相互作用机制。围绕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着重解决3个突出问题:(1)我国特有产毒动物多肽毒素的结构与功能关系(2)动物多肽毒素与膜通道及受体的选择性作用(3)动物多肽毒素与膜通道及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内容:(1)我国特有产毒动物多肽毒素的分子多样性与结构特征研究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继续构建我国陆生和海洋主要有毒动物(蝎、蜘蛛、蛇、昆虫、芋螺、两栖类等)毒腺基因文库;利用快速基因分离和质谱联用鉴定方法,高效分离动物多肽毒素,调查和确定我国不同地区产毒动物的多肽毒素资源的差异性,完善代表性有毒物种的毒素组学;测定代表性多肽毒素新分子的空间结构,揭示我国特有动物多肽毒素的分子多样性、结构特征及进化规律;进一步充实我国代表性陆生和海洋有毒动物的多肽毒素实体库;建立和完善我国共享的动物多肽毒素信息学数据库,挖掘、保护和认识我国特有动物多肽毒素资源。最终建立我国特有产毒动物多肽毒素资源库和数据库。(2)动物多肽毒素与膜通道及受体的选择性作用研究在已有膜通道及受体表达体系基础上,规模地测定动物多肽毒素与不同膜通道及受体的选择性相互作用,建立动物多肽毒素的膜通道及受体功能数据库;筛选专一性作用于疾病相关膜通道及受体的动物多肽毒素,发现一批具有研发创新药物前景的先导动物多肽毒素。(3)动物多肽毒素与膜通道及受体相互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