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3期第33卷总第165期2023No.3Vol.33Serial165铁道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ofRailwayPoliceCollege收稿日期:2023-03-17作者简介:李铁英(1972—),女,东北林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杨平(1998—),女,东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冰天雪地’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路径研究”(22KSB155);2023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大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一体化的路径研究”(GJB1423495);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金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SJGSX2022020);东北林业大学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究课题“文化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研究”(DGYGY2022-27)。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李铁英,杨平(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受到社会上复杂多变的信息影响,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而红旗渠精神是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素材,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具有指导作用。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且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学资源、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大学生理想信念根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把红旗渠精神中的思政元素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校园文化建设、网络育人环境和实践教学等是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关键词:红旗渠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192(2023)03-0011-05DOI:10.19536/j.cnki.411439.2023.03.00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1]红旗渠这条人工天河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改变了林县贫困落后的面貌,是记载着林县人民战天斗地精神的丰碑。林县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水资源稀缺,林县人民为了改变当地水贵如油、田地龟裂的状况,在环境恶劣和物资贫乏的条件下,不畏艰难险阻,历经10年在太行山腰上修建了一条总长1500公里的水渠,取名为红旗渠,意味着高举红旗前进。红旗渠精神是精神地标,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精神是党中央批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耀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