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仓库安全作业指导书 (2).docx
下载文档

ID:3100569

大小:47.63KB

页数:12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1-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仓库安全作业指导书 2 仓库 安全 作业 指导书
企业管理制度系列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 仓储物流管理制度 仓库安全 作业指导书 (含仓库安全自检表、仓库安全事故报告表、外来人员登记表) 企业必备管理制度模板·年5月 仓库安全作业指导书 说明:仓库安全作业指导书是仓库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通过对仓库日常入库、储存、包装、装卸、移位、出库等操作的安全方面进行指引和规定,以保证仓库日常工作的有序和安全的进行。 注:此制度为示例,仅供参考,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略作调整。 附件中含仓库安全自检表、仓库安全事故报告表、外来人员登记表。 1 目的 为了确保库房安全,做好防火、防盗、防事故工作,预防库存物料遭受损失,并为仓库工作人员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指导,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各库房。 3 职责 3.1 仓库保管员:负责库房的安全性检查以及异常事故的通报、处理。 3.2 仓库组长:负责库房的安全性检查以及异常事故的通报、处理,各个库房的安全性检查进行监督、抽查。 3.3 仓库主管:负责对各个库房的安全性检查进行监督、抽查。 4 定义 4.1 仓库安全:是指库存物料实物安全,无因规定的不完善或人为的失误导致物料被盗、丢失或受损; 4.2 仓库储存区:指仓库除办公区及办公区通道以外的区域; 4.3 外部人员:指由于业务需要,必须进入库区的非仓库管理人员,包括物控员、质检人员、供应商送货人员、退库人员、领料人员、消防检查人员、清洁人员等。 5 运作程序 5.1 库房内部管理要求 5.1.1 仓库实行封闭式管理,库房入口处要有“库房重地,非仓库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字样的警示标识,并在入口醒目处张贴《进入库房管理规定》(内容见第5.3条),仓库各区域用标识牌标示清楚。 5.1.2 仓库分为成品储存区、 A 料储存区、 B 料储存区、 C料 储存区、包装材料储存区、待检区、物料交接区、备料暂放区、杂物周转区等。 5.1.3 物料交接区,主要用于与外部人员进行物料的交接、清点,具体位置根据库房实际情况而定。 5.1.4 备料暂放区,用于套料单备料的临时周转。 5.1.5 废弃包装材料的处理。 5.1.5.1 作业完成后,必须马上清理现场,做到人走无垃圾。 5.1.5.2 空去的包装箱暂时不使用或丢弃时,如果里面有泡沫等填充材料,需要区分开,对各种纸箱,不论大小,一律要拆开、压平,能再次利用的,放入杂物区,不能利用的,放进垃圾箱。 5.1.5.3 用于包装物料的塑料管、包装袋等包材在丢弃时,要检查是否有物料残留,不许将塑料管等材料放在其外包装内一起丢弃。 5.1.6 库房内各种用电设备与物料至少保持0.5米距离。 5.1.7 库区消防栓、灭火器以及消防通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堵塞。 5.1.8 放在栈板上储存的物料在符合外包装标示叠放要求的基础上控制高度,摆放要符合消防要求。 5.1.9 料需放置专区保存,并对储存环境定期检查。 5.2 设立仓库安全员值班制度 5.2.1 仓库安全员主要负责库房上下班、加班时的开门、关门,照明、电气等电源的开关等工作。 5.2.2 仓库安全员由各仓库保管员担任,如遇请假,需交由其他库房人员代执行,值班期间由值班人员负责,指定的值班人员履行安全员一切职责,临时安全员需要报主管审批。 5.2.3 仓库安全员每天早上 :00对门、窗、架柜、库房设施等完好性的例行检查并作好记录,对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 5.2.4 检查消防通道是否通畅,物料的摆放是否合理,发现不合格项要马上处理。 5.2.5 下班时,检查门、窗等是否关闭、上锁,办公设备、照明、电气等电源是否关闭。 5.2.6 《仓库安全自检表》要求每天早晚各登记一次,要放在仓库进门处附近位置,库房主管、组长对表的填写进行监督与检查。 5.3 外来人员进入仓库区域的管理规定 5.3.1 非仓库管理人员严禁进入仓库储存区域。 5.3.2 物料人员在库房物料交接区域内与仓管人员进行物料交接。 5.3.3 送货人员在卸货区域内与仓管人员进行物料交接。 5.3.4 对必须进入仓库物料储存区的相关业务人员(如IQC、品质复检、稽查审核等),经库房同意后、在《外来人员登记表》上进行登记,并由仓库人员陪同后方可进入,严禁携带与物料无关的物品进入,离开时在登记表中登记“离开时间”,如有携带物品,要接受仓库人员的检查。 5.3.5 对物料进行筛选、维修的供应商指派人员,在指定的接待区域进行,不得进行库房物料储存区域内。 5.3.6 清洁人员只能在正常工作时间进入仓库区域。 5.3.7 进入仓库区域的外来人员有义务接受仓库员工的监督与检查。 5.3.8 《外来人员登记表》需放在库房门口处位置。 5.4 安全管理检查 5.4.1 仓库主管、组长是库区安全检查的负责人,每天都要对库区安全性进行抽查。 5.4.2 检查安全检查表的记录是否完整,对记录不完整的要记录责任人的姓名及违规事实。 5.4.3 检查进入库区的外来人员手续是否完整。对进入库区的外部人员,看是否有准入许可证,如果没有劝其离开;对有许可证的外来人员,要抽查是否进行登记;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要记录其姓名。 5.4.4 垃圾及垃圾箱的检查。垃圾的清理要及时,垃圾箱不许压黄色地标线,垃圾箱内的废弃物要用手翻查,如发现里面有物料或未拆开的包装盒/箱,马上找责任人改进。 5.4.5 检查物料的摆放是否符合要求。如发现垃圾箱内有物料或物料的摆放超高,马上找责任人进行整改。 5.4.6 检查人员要如实记录检查情况,并向部门负责人汇报检查结果。 5.5 安全事件的处理 发生安全事件,安全员和仓库组长为第一责任处理人;对重大安全事件,责任人在知情后应马上报部门主管处理,并保护好现场。 5.6 违规人员的处罚 5.6.1 对违反本规定的外来人员,仓库员工要尽可能记录其姓名,每月将违反规定的外来人员信息进行汇总,报主管处理;对违规情节严重以及以非正常方式进入库区的外部人员报总经办处罚。对每发现三起外来人员违规,奖励发现人员一次(金额视实际情况而定); 5.6.2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对责任人进行处罚(金额视实际情况而定)。 6 附件 6.1 本文只是通用规定,如库房由于业务的需要,不能严格遵守上面的要求时,改变项必须经部门主管同意并备案后方可执行。 6.2 相关表单 6.2.1表格一:仓库安全自检表 6.2.2 表格二:仓库安全事故报告表 6.2.2表格二:外来人员登记表 一、仓库安全自检表 检查项目 检 查 标 准 消防设施 根据危险程度配备相应的警报器 每120m2设3-4台灭火器,重点部位须设置推车式灭火器、消防水栓、水带、枪头、扳手、水桶、黄沙等器材 消防器具、设施配置应种类合适,数量充足,位置合理,性能可靠。 库区库房 醒目位置悬挂(书写)消防安全标志牌 不得设置办公室、休息室 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库房内不得使用产生火花的工具 危化品专库应单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通风防爆、泄压、防雷、防晒、消除静电等设施齐全 商品储存 根据商品大类、性能、养护要求、消防要求等因素分区分类存放,设专人管理 堆垛:整齐、方便、安全、节约。做到"两无两不":无倒置,无歪垛,不阻门,不阻路。留足"五距":墙距为0.3m,顶距为0.5m,灯距为0.5m,垛距为1m,柱距为0.3m 库内管理 通风、温湿度管理:库内有温湿度计,商品堆垛用垫木架,通风良好 翻仓并垛:渗漏、外包装破损及有问题的商品须及时翻移、更换包装和处理 库内卫生:清洁整齐,地面无零碎、散落的商品和杂物,多余垫木架集中存放指定位置 安全用电 库区铺设地下电缆,地面上无明线。 库房内照明灯具采用防爆、隔离或密封式的 车辆管理 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 叉车(起重机械)严禁上高台 起重机械操作时,龙门架、吊臂下严禁站人 机动车辆进入库区必须安装防火罩 劳动防护 操作人员上岗必须穿工作服,戴手套,严禁穿带铁丁鞋、高跟鞋、拖鞋 腐蚀性物品装卸时,必须戴耐腐蚀手套,穿胶鞋 各项规章制度 入库验收、保管、装卸、搬运、出库制度、交接班制度健全,安全作业指导书在醒目位置呈现 危险化学品的登记、检查与管理 入库前,必须进行检查登记,入库后应当定期检查;储存、搬运方式及管理符合标准要求。 二、仓库安全事故报告表 事故报告编号: 事故主题 仓库号 事故发生地点 事故发生时间 责任部门 见证人 责任人 事故经过 原因分析 有关处理意见 解决方案 改善监督 核准人: 审批人: 报告人: 三、外来人员登记表 日期 姓名 来客单位 进入仓库时间 进入仓库事由 陪同人员 离开时间 有限证件/工作证号/来宾卡号 仓库主管 值班员签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