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防监控投标书 (2).docx
下载文档

ID:3088983

大小:2.24MB

页数:9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1-1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安防监控投标书 2 监控 投标
目录 第一章 项目建设意义与需求分析 1 1.1. 项目背景介绍 1 1.2. 项目需求概述 1 1.3. 遵循技术规范 2 1.4. 功能实现要求 3 1.4.1. 实时监控功能 3 1.4.2. 动态存储功能 4 1.4.3. 历史画面回放功能 4 1.4.4. 网络传输功能 4 第二章 项目建设总体设计 5 2.1. 总体设计 5 2.1.1. 系统设计依据 5 2.1.2. 系统设计原则 6 2.1.3. 集中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6 2.1.4. 华能莱芜发电厂监控系统规划 7 2.2. 监控前端 9 2.2.1. 前端摄像机的选型 9 2.2.2. 传输方式 20 2.2.3. 立杆 22 2.2.4. 防雷与供电 24 2.3. 存储系统设计 24 2.3.1. 系统架构 24 2.3.2. 方案特点 25 2.3.3. 产品介绍 26 2.4. 数字矩阵、流媒体转发服务器 28 2.5. 系统管理软件 30 2.5.1. 系统特点 30 2.5.2. 系统主要功能 32 2.6. 监控中心的设计 38 2.6.1. 监控中心功能 38 2.6.2. 监控中心设计 38 2.6.3. 监控中心布置平面图 40 2.6.4. 监控中心布置效果图 40 第三章 实施方案 41 3.1. 人员组织结构分工 42 3.1.1. 工程施工人员组织结构 42 3.1.2. 参加本工程的技术配备力量说明 43 3.1.3. 主要项目参与人员简介 45 3.2. 工期安排 55 3.3. 进度计划的保证措施 57 3.3.1. 项目实施内容 57 3.3.2. 工程项目整体实施周期 59 3.3.3. 实施策略 60 3.3.4. 风险考虑 61 3.4. 质量保障体系及措施 62 3.4.1. 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体系 62 3.4.2. 工程控制流程 63 3.4.3. 施工方案安排原则 67 3.4.4. 确定实施目标 68 3.5. 项目实施准备阶段 68 3.5.1. 成立项目小组 68 3.5.2. 设备订货 69 3.5.3. 提交工程实施详细计划表 70 3.6. 制定总体实施方案 70 3.6.1. 整体系统安装前功能测试 70 3.6.2. 监控中心弱电环境准备 70 3.6.3. 设备到货搬运核查 71 3.7. 项目实施阶段 71 3.7.1. 设备供货计划 71 3.7.2. 到货验收 75 3.7.3. 系统资源规划 76 3.8. 系统实施过程 77 3.9. 系统试运行阶段 78 3.10. 预验收阶段 78 3.11. 最终验收 78 3.12. 作为系统集成商与供货商和用户间的协调机制 79 3.13. 用户方在项目实施中的责任 81 第四章 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 82 4.1. 售后服务 82 4.1.1. 服务宗旨 82 4.1.2. 技术服务的定义 82 4.1.3. 技术服务的内容 82 4.1.4. 技术服务的具体措施 84 4.2. 技术支持与系统维护服务措施 85 4.2.1. 产品保修 85 4.2.2. 产品保修期的定义 85 4.2.3. 产品的保修期限 86 4.2.4. 产品保修方法 86 4.2.5. 产品保修文档 86 第五章 技术培训 88 5.1. 概述 88 5.2. 培训人员的基本要求 88 5.3. 培训规划设计 88 5.4. 到货前集中培训 88 5.4.1. 现场培训 90 5.5. 培训的组织 90 5.6. 培训师资及教材 91 5.7. 培训费用 91 第一章 项目建设意义与需求分析 1.1. 项目背景介绍 华能莱芜发电有限公司始建于1972年,一期装机容量为405MW(原为3×125MW,后经通流改造为3×135MW),已超出服务年限,已经拆除。二期工程已扩建2×330MW亚临界抽凝式汽轮机,发电机为330MW双水内冷发电机,配2×1025t/h煤粉炉。 本期工程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上大压小建设2×1000MW超超临界湿冷机组。 莱芜发电厂位于莱芜市南9km的山区边缘处,吊鼓山和风凰寨之间的莲花河河谷狭长的台地上。本期扩建厂址位于2×330MW机组东北侧,南依吊鼓山,北靠莲花河,东北毗邻吊鼓山村。 1.2. 项目需求概述 基建厂区设置安防监控系统1套,其监视面覆盖整个厂区,相关机柜放置于临建办公区配电室,机柜大小2200*800*600mm,色标待定。本工程为“交钥匙”工程,投标方负责厂区安防监控系统所有软件、硬件的供货、安装、施工、调试,并提供充足的技术资料和良好的售后服务。 厂区视频监控由前端设备、终端设备、电源设备、中心控制设备等部分组成。系统要求配置基建施工材料仓库等处视频监控系统的所有硬件、软件、各种连接电缆以及所有安装材料等一整套设备和材料。 前端设备:主要包括摄像探头、电动云台等。本期监控终端按20点配置。 终端设备:主要包括显示及控制终端等。 电源设备:主要包括交流稳压电源等。 中心控制设备:主要包括存储磁盘阵列、流媒体服务器、显示设备、管理主机等。 系统的配置方式按照“纯数字”方案设计,前端摄像机通过网线连接到交换机,交换机连接存储及流媒体服务器,通过流媒体服务器对前端视频摄像机进行控制及信号处理,并接入显示终端进行显示。同时,数字信号通过通讯电缆接入网络系统(工业以太网交换机),预留与全厂监控系统网络联网接口,共同组成全厂厂区视频监控系统。 设置流媒体服务器及相应软件1套,配套设计视频浏览门户网站,将硬盘服务器视频数据作压缩处理后实现视频信息的远程监视。 1.3. 遵循技术规范 DB32/181-199 建筑多媒体化工程设计标准 GB-50198-94 建筑厂区视频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备施工以及验收规范 GB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95-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7401-87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BJ79-85 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 GBJ42-81 工业企业通讯技术规定 GBJ115-87 视频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NEMA-ICS4 工业控制设备及系统的端子板 NEMA-ICS6 工业控制装置及系统的外壳 GBJ93-86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13730-92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22920-89 电站电气部分集中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5027-93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DL409-94 电业安全工作规范 ISO-9244 关于显示终端标准 1.4. 功能实现要求 1.4.1. 实时监控功能 系统监视点应能监视各个子系统监视点所监视的区域,所显示的画面应是实时的、操作界面应是全中文的。在每路视频图像上,均能叠加日期、时间、摄像头号、监视区域名称等。对单路、多路图像的清晰度、色调饱和度、对比度、分辨率等设置连续可调,每一路图像可单独调整清晰度、灰度等级、色彩饱和度、分辨率。系统可对摄像机及云台进行本地控制和远程控制,并支持多种云台解码器,支持网络遥控。在主控室,用户可以在任意一个显示画面上显示任意一个摄像机的图像,可以对所有的图像根据预制设定进行轮流切换,也可以进行分组切换。 具有画面分割、云台和镜头的控制、数字化存储及网络化视频信号传输功能。可同时显示1、4、9、16个画面,并可对任意画面进行放大、缩小操作,画面可切换显示。 设置流媒体服务器1台,根据需要将视频信号传输至互联网或华能广域网,在不影响网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实现监控视频的远程监视。 1.4.2. 动态存储功能 (1)系统满足所有画面同步实时画面存储,提供多种画面存储方式,可根据不同区域的防护要求进行设置,达到画面连续、清晰,能清晰分辨人物的面貌、动作等具体细节,画面存储介质应安全,可靠,可以支持每天24小时画面存储,存储内容可保留30天以待事故时检索。 (2)用户可以自己定义画面存储的起始时间、存储时间等。 (3)所有的画面存储资料可以存储在硬盘内,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备份。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不同等级的画面存储,图像数据保留的时间长短可以根据需求分别予以设定。 (4)画面存储资料具有通用的存储格式,可以备份。 (5)系统应提供对全部视频图像信号,连续30天的画面存储能力。 1.4.3. 历史画面回放功能 (1)系统具备按录制时的图像质量进行回放的能力,回放品质能达到画面连续(25帧/秒)、清晰、能辨析细节。可多次回放,且多次回放后图像质量没有损伤。可以快速方便的对存储资料进行检索,回放过程中可控制画面快放、慢放、逐帧显示、区域放大,方便分析。 (2)录像回放时可以根据时间、事件、监控点等条件进行查询,录像回放时可以设定不同的速度进行回放。 1.4.4. 网络传输功能 (1)整个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兼容性强,能与电厂的内部局域网和专线网完全兼容。 (2)在监控网点上,所有的监视图像能够根据授权,完全实时(延时时间严格控制在原邮电部规定的1秒之内)地进行显示。 (3)系统组网方式灵活;功能配置灵活;各类型资源可方便溶入组网方案之中。系统应保证系统扩容及联网操作简便灵活。 (4)多媒体分控功能:系统可另带分控,可根据授权的不同功能级别进行监控。系统软件应可在中文WINDOWS多媒体环境中运行,支持安全权限控制,监视、管理和网络管理融合为一体。 第二章 项目建设总体设计 2.1. 总体设计 2.1.1. 系统设计依据 01、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94 02、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74-2000 03、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 08-2001 04、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12663-90 05、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实验方法 GA16796-97 06、 民用建筑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 07、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GBJ 52-82 08、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B 7401-87 09、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00 10、 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 GB/T16572-1996 11、 电子设备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HYD41-01-1999 2.1.2. 系统设计原则 本套监控报警系统的设计须严格按照甲方的要求且遵守以下原则: 实用性 厂区安防监控系统应能满足基建需要,运行、调试、操作简单直观,维护方便。 先进性 厂区安防监控系统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设备,系统结构与技术发展潮流相适应,保证系统的技术寿命和后期投资的可延续性。 可靠性 厂区视频监控系统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低故障率,系统采用集中供电,对所有前端设备的操作及设置应统一实施。在系统某一单元设备故障时,不影响系统整体功能。 兼容性与可扩展性 厂区安防监控系统应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系统各部分能满足生产过程需要,运行、调试、操作简单直观,维护方便。在系统投运后,能根据安保监控的需要,购买相应的硬件和电缆,即可加以扩展,纳入到视频监控监视系统。 2.1.3. 集中监控系统需求分析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对监控管理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监控的目标是充分利用现有莱芜电厂内部网络,在较小的投资下,实现监控系统的集中管理。完善原有的本地化安全防范手段,强化本地监控和远程管理中心两层安全防范机制,便于最大化的调动所有资源,处理突发事件,提高处理效率,规范下属网点日常工作。因此莱芜电厂有关部门针对目前电厂监控系统现状,希望监控系统达到功能如下: 在系统软件的支持下,可以实现系统自动检测和自动转换,确保系统在任一单机出现故障时,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系统的各种操作,状态设置,图像切换,云台、变焦镜头的控制,编程等各种操作,视频信号实时显示,对显示的视频信号进行磁盘存储,进行口令操作以及访问优先级划分等,系统均可实现。 系统的运行和事件及时间、日期一起记录并储存在磁盘上,便于以后审看,记录项目包括操作人员开始记录,结束记录,开始联系,打开入口等。 系统应能建立摄像机或分组摄像机的巡视序列,便于随时调用到监视器上,还可插入各台摄像机的预置场景和辅助功能。序列可以再系正向或反向运行。包括同一台摄像机多次进入巡视和(或)单个摄像机预置场景和巡视在内。这种巡视可以连在一起组成序列,巡视中自动跳过与监示器分开的摄像机。 每个视频输出上可随时插入时间、日期、摄像机号码、摄像机和监视器报警状态及多个字符的可编程字幕。日期格式为月/日/年或年/月/日,本系统为用户提供摄像机号码及标题控制或日期/时间的有/无控制。标题控制包括水平和垂直定位以及显示高度。 系统对具有前端的监控点故障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监控系统的终端上显示报警。 系统应指定摄像机在终端上的号码,取代用硬件表示的摄像机号码,有利于操作人员对现场的识别。 系统开机后会自动进入运行监控程序。程序开始运行时,系统会提示输入口令,进入系统口令和修改配置口令,在程序运行中可以随时修改口令,全部操作均应由汉化的菜单提示。 2.1.4. 华能莱芜发电厂监控系统规划 莱芜电厂监控系统正是根据以上需求,规划如下:系统采用两级网络架构,分为前端监控点、监控中心,网络拓扑如下: 从系统功能上分,系统分为前端监控部分、网络传输部分和集中监控部分。系统设备可分为前端音视频采集终端、控制中心、流媒体服务器、集中存储服务器和系统管理服务器组成。前端采集终端通过摄像机、拾音器等设备采集现场的音视频信号,通过视频光端机与光纤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可以调用前端任意一路图像,控制外围设备,控制硬盘录像机录像与集中存储录像两级备份,录像时间为15天;具有严格的用户权限管理和详尽的日志记录功能,对各个操作员的日常操作进行详细的记录。流媒体服务器为监控系统内部所有客户端用户提供流媒体转发服务。集中存储服务器可以将采集终端的实时图像集中存储在服务器的大容量存储设备中。同时支持多个系统用户调用任意录像资料,提供网络VOD点播服务。管理服务器对所有硬件配置信息集中管理,以及所有用户进行统一认证,管理员通过管理服务器即可实现对整个监控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缔佳远程集中监控系统各部分模块功能如下: 针对每级网络监控特点,设计每级监控系统功能如下: 前端监控点:摄像机、云台、光端机、立竿、防雷与供电; 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软件、管理服务器、集中存储、视频矩阵切换;嵌入式硬盘录像机; 拓扑图如下: 2.2. 监控前端 对于监控工程来说,前端产品的选型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效果,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最后使用,前端设备主要包含摄像机、立杆、支架护罩、云台、解码器、音视频编码器、防雷器、机箱等。 2.2.1. 前端摄像机的选型 摄像机是视频图像采集的关键设备,它的选型直接影响到整个监控子系统的性能质量。摄像机选择具有较高灵敏度、清晰度和超低照度,并考虑逆光补偿和高亮度抑制。 高速球机 为了确保夜间效果,所有球机需具有红外功能,采用彩转黑一体化摄像机,摄像机具备至少25倍的光学变焦能力。每个摄像探头都单独监视指定的区域。系统摄像探头能自动适应光照变化(早、中、晚、智能逆光补偿),安装于厂房制高点用于监控整个基建厂区的摄像机为远距离、广角摄像机,每个摄像探头都单独监视指定的区域。系统摄像探头自动适应光照变化(早、中、晚、智能逆光补偿),确保黑白、彩色的自动转换,即日夜型自动转换,使图像始终保持清晰。 DIS-D9000UT/30/DF 透雾系列 高清透雾网络高速球型摄像机 高清透雾网络高速球型摄像机,采用最新H..264视频压缩算法和DSP处理芯片和平台,压缩比高,图像质量好,融合多项高新IT技术,集内置云台和数字解码器于一体。它采用全数码控制,编程灵活,传动系统设计精巧简单,可任意迅速定位及连续追踪扫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无盲点监视,具有预置点,自动扫描,巡航扫描,手动限位,自动翻转等功能,可靠性高,可长期稳定运行。支持网络浏览,手机浏览。由于采用标准H.264压缩,录像文件可使用标准解码器解码,支持常用播放软件直接播放。在相同码率下具有比MPEG-4倍增的画质,在同样的画面质量下,码率仅为MPEG-4的二分之一。 可配套DIS-M2000视频管理中心平台,提供完整的系统级解决方案!该产品操作简便,易于安装,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程布线和施工成本,让您的CCTV网络无限延伸。 网络功能 ◎ 标准H.264压缩算法 ◎ 超低码流:1.5M-2Mbps/720p,3M-4Mbps/1080p ◎ 自动向校时服务器校时功能,自动向管理中心注册 ◎ 支持IE浏览、专用客户端软件和管理中心多种模式连接 ◎ 提供移动侦测及传感联动等多种报警联动方式 ◎ 多用户管理及权限优先级自定义,集中认证和分布验证可选 ◎ 标配一个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端口 ◎ 支持多语言菜单及操作提示功能, 用户界面好友 ◎ 支持ONVIF协议 机芯功能 ◎ 1:1逐行扫描 ◎ 宽动态、电子快门、背光补偿、彩色黑白自动转换 球机云台功能 ◎ 铝合金外罩,6英寸透明球罩,黑色不透明转动球体, 外形美观、精巧 ◎ 精密步进电机驱动,运转平稳无抖动,无噪音,发热量小 ◎ 高可靠性,内部设置参数断电后不丢失 ◎ 上电自恢复式-用户可通过菜单指定上电后球机的动作 ◎ 自动回归功能 ◎ 多种自动扫描模式,可设置扫描限位、控制限位 ◎ 云台速度自动调整---云台的速度随变焦镜头深度的增加其速度按比例逐渐降低 技术参数 规格 型号 DIS-D9000UT/30/DF 视频部分 成像器件 1/3" SONY CCD 扫描方式 1:1逐行扫描 有效像数(水平×垂直) 1280(H)x720(V)/25fps/30fps 100万像素 变倍 30倍光学放大 红外投射距离 100米 电子放大 有 焦距 4.4mm~132mm 镜头视场角 62.9度(广角)-2.2度(远焦) 最低照度 彩色:0.5 Lux (1/30s), 1/25s) 黑白:0.005Lux(1/3s,1/4s) 透雾功能 有 电子防抖 有 电子快门 1/4~1/30,000s 背光补偿/宽动态 开/关 白平衡,光圈、聚焦 自动/手动 彩色/黑白自动转换 自动 控制 球罩颜色/规格 透明,6"球罩 水平旋转范围/速度 360°连续旋转;0.1°~300°/秒 垂直旋转范围/速度 0°~100°;0.1°~160°/秒 自动翻转 有 预置点 255个预置位 控制 水平、垂直;镜头变倍;252个预置位(水平/垂直/变倍率/位置/轨迹) 水平线扫 有 自动回归功能 有 巡视轨迹 8条 花样扫描 1条 扇区扫描 4条 网络 视频压缩标准 标准H.264 Main Profile @ Level4.1,录像文件可以用标准解码器解码 视频最高分辨率 100万像素,1280(H)×720(V)/25fp时1.5M 码流时清晰度可达650线以上 压缩分辨率 1280(H)x960(V)/20fps、1280(H)x720(V)/25fps Full D1(720*576) /25fps、4CIF(704*576) /25fps、VGA(640*480) /25fps、CIF(352*288) /25fps *PAL为25帧/秒,NTSC为30帧/秒 音频压缩标准 G.711 网络接口 RJ45x1,10Base-T/100Base-TX自适应以太网口 存储接口(可选) 1个支持SD/SDHC卡 报警输入/输出(可选) 1个开关量输入(DC12V,小于300mA),1个开关量输出 音频输入/输出(可选) 1个音频输入、1个音频输出 软件控制 IE、客户端、管理中心平台 手机监看(可选) 支持Windows Mobile、Android平台智能手机监看 录像 实时录像、报警录像 存储 远程网络存储 报警检测 移动侦测、传感器联动 报警功能 报警信息上传至管理中心、客户警示、联动云台 支持协议 TCP/IP,HTTP, FTP, RTSP, UPnP, DNS, NTP, RTP, UDP, IGMP, ICMP, ARP, SOCKS, IPv4, DDNS,PPPOE,SNMP,SMTP,ONVIF 安全 密码保护,多用户访问控制 其它参数 安全性 内置浪涌及雷击保护装置 防结雾保护 有 外壳防护等级 IP66 电源/功率 AC24V 20W(带加热器 45W) 温度/湿度 -40℃~60℃/10%~90% 尺寸 Φ228mm×(H)340mm 重量 约7.8Kg 高清透雾网络高速红外云台摄像机 DIS-SP9000IR/30/IP透雾系列 产品描述: 高清透雾网络高速红外一体化云台摄像机,采用最新H.264视频压缩算法和DSP处理芯片和平台,压缩比高,图像质量好,融合多项高新IT技术,外置高性能红外灯,夜视距离可达100米,防水结构设计,配有加热器与风扇,配合匀速云台,可对摄像环境做全方位的监控,可靠性能高,可长期运行。满足各种环境下的使用。支持网络浏览、手机浏览。由于采用标准H.264压缩,录像文件可使用标准解码器解码,支持常用播放软件直接播放。在相同码率下具有比MPEG-4倍增的画质,在同样的画面质量下,码率仅为MPEG-4的二分之一。 可配套DIS-M2000视频管理中心平台,提供完整的系统级解决方案!该产品操作简便、易于安装,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程布线和施工成本,让您的CCTV网络无限延伸。 适用范围 常见应用:适合使用高清低码流的网络监控产品的场合 ◎平安城市大中型集中应用,高速公路,道路桥梁隧道交通状况实时监控 ◎工厂企业重要安全远程网络监控 ◎仓库,油库,汽田,炼钢厂远程实时监控 ◎森林,水源环境监控 ◎景区,公园户外监控应用 ◎边防,军防远程网络监控 特性 网络功能 ◎ 标准H.264压缩算法 ◎ 超低码流:1.5M-2Mbps/720p,3M-4Mbps/1080p ◎ 自动向校时服务器校时功能,自动向管理中心注册 ◎ 支持IE浏览、专用客户端软件和管理中心多种模式连接 ◎ 提供移动侦测及传感联动等多种报警联动方式 ◎ 多用户管理及权限优先级自定义,集中认证和分布验证可选 ◎ 标配一个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端口 ◎ 支持多语言菜单及操作提示功能, 用户界面好友 机芯功能 ◎ 1:1逐行扫描 ◎ 宽动态、电子快门、背光补偿、彩色黑白自动转换 控制功能 ◎ 水平旋转角度:360°连续旋转 ◎ 垂直旋转角度: 向下90°,向上60°(共150°) ◎ 旋转速度:水平80°/秒,垂直60°/秒 ◎ 128个预置位 ◎6条巡航轨迹 防护功能 ◎ 内置浪涌及雷击保护装置 ◎ 符合IP66标准、CE、FCC标准 ◎ 内置加热器与风扇 ◎ 外置雨刷功能 技术参数 规格 型号 DIS-SP9000IR/30/IP 视频部分 成像器件 1/3" SONY CCD 扫描方式 1:1逐行扫描 有效像数(水平×垂直) 1280(H)x720(V)/25fps/30fps 100万像素 变倍 30倍光学变倍 电子放大 有 焦距 4.4mm~132mm 镜头视场角 62.9度(广角)-2.2度(远焦) 最低照度 彩色:0.5 Lux (1/30s), 1/25s) 黑白:0.005Lux(1/3s,1/4s) 红外开启:0Lux 透雾功能 有 电子防抖 有 电子快门 1/4~1/30,000s 红外距离 100米 背光补偿/宽动态 开/关 白平衡,光圈、聚焦 自动/手动 彩色/黑白自动转换 自动 控制 水平旋转角度 360°全速旋转; 垂直旋转角度 向下90°,向上60°(共150°) 旋转速度 水平80°/秒,垂直60°/秒 预置点 128个预置位 巡视轨迹 6个预置位巡视 网络 视频压缩标准 标准H.264 Main Profile @ Level4.1,录像文件可以用标准解码器解码 压缩分辨率 1280(H)x960(V)/20fps、1280(H)x720(V)/25fps Full D1(720*576) /25fps、4CIF(704*576) /25fps、 VGA(640*480) /25fps、CIF(352*288) /25fps *PAL为25帧/秒,NTSC为30帧/秒 音频压缩标准 G.711 网络接口 RJ45x1,10Base-T/100Base-TX自适应以太网口 存储接口(可选) 1个支持SD/SDHC卡接口 USB接口(可选) 1个USB接口 音频输入/输出(可选) 1个音频输入,1个单频输出接口 软件控制 IE、客户端、管理中心平台 手机监看(可选) 支持Windows Mobile、Android平台智能手机监看 录像 实时录像、报警录像 存储 远程网络存储 报警检测(可选) 移动侦测、传感器联动 报警功能(可选) 报警继电器输出,FTP上传客户警示,联动云台 支持协议 TCP/IP,HTTP, FTP, RTSP, UPnP, DNS, NTP, RTP, UDP, IGMP, ICMP, ARP, SOCKS, IPv4,ONVIF 安全 密码保护,多用户访问控制 其它参数 安全性 内置浪涌及雷击保护装置 防结雾保护 有 外壳防护等级 IP66 防护功能 内置加热器,风扇,雨刷功能 电源/功率 AC24V 功率:50W,红外灯开启:80W 温度/湿度 -40℃~60℃/10%~90% 尺寸 345mm(深)×360mm(宽)×400mm(高) 重量 约12.5Kg(含支架1.25kg) 2.2.2. 传输方式 视频信号的传输是多媒体信息传输的核心。视频信号在计算机终端播放已不成问题,关键问题在于信号的压缩及传输技术。例如,传输MPG-1方式的普通电视信号,要求速率为120~140kbit/s;传输相当于S-VSH的MPG-2电视信号,要求500kbit/s的速率;传输双工或更高质量的信号,对带宽的要求还要高。另外,视频传输对延迟及延迟抖动要求较高。所以,视频传输不但要有较宽的带,还要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伸缩性。 (1)信号传输 本方案中要求传输的信号有:视频上行信号,从监控点传到机房;反向控制信号,从机房传到监控点;分控视频信号和控制信号。要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必须采用远距离的传输手段。目前,常用的传输方法有:视频线线传输、光纤传输、无线传输。本方案采用光纤传输,虽然运行成本较视频线线高,但却是质量最高、最可靠的传输方式。本工程中传输距离在数公里以上,因此采用单模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中间无须中继器。 (2) 光纤传输的特点 光纤即为光导纤维的简称。光纤通讯是以光波为载频,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光纤通讯之所以在最近短短的二十年中能得以迅猛的发展,是由于它具有以下的突出优点而决定: ● 传输频带宽、通讯容量大 由于光纤通讯的载波频率(5Hz~10MHz)为一般电通讯的1000-10000倍,所以它的通讯容量约可增加1000-10000倍。 ● 信号损耗低 目前的实用光纤均采用纯净度很高的石英(SiO2)材料,在光波长为1550nm附近,衰减可降至0.2dB/Km,已接近理论极限。因此,它的中继距离可以很远。 ● 不受电磁波干扰、保密性好 因为光纤为非金属的介质材料,因此它不受电磁波的干扰、保密性好。 ● 线径细、重量轻 由于光纤的直径很小,只有0.1mm左右,因此制成光缆后,直径要比电缆细,而且重量也轻。因此,便于制造多芯光缆。 ● 资源丰富 光纤通讯除了上述优点之外,还有抗化学腐蚀等特点。当然,光纤本身也有缺点, 如光纤质地脆、机械强度低;要求比较好的切断、连接技术;分路、耦合比较麻烦等。 针对本项目对系统的要求,特作以下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传输设计方案 (1)前端设备中摄像头与编解码器之间的视频传输采用75欧姆同轴电缆传输介质。 (2)前端编解码器与后端控制设备采用远程光缆传输介质 (3)租用电信运营商的线路实现远程传输,有效降低建设成本 前端监控点的摄像机采集现场图像,通过模拟视频线缆或光端机将模拟视频信号传送到监控控制中心。同时,利用光端机的反向数据功能,可以将控制中心对摄像机的控制命令传送到前端云台解码器,实现对云台摄像机的远程控制,并可以通过光端机的音频通道进行双向对讲功能。 2.2.3. 立杆 立杆是前端监控点的物理支柱,室外环境的恶劣加上各种不可预测的天气情况,要求室外立杆一定要具有良好的牢固度,因此立杆由变径钢管制成。参见立竿示意图,立杆和室外机箱外观与城市景观配套,符合市政设施规范颜色,采用浅蓝色和白色基调。立杆采用镀锌金属杆,高6米,而对于枪机采用直立顶端安装。并在杆中部设置设备箱,放置光端机。 立杆底部焊接固定的法兰盘,法兰盘使用直径为Φ400mm厚度为10mm的钢板,法兰盘与杆体之间均匀焊接6块直角三角形加强筋。 立杆应做灌筑基础,基础深度适宜,立杆高度适宜、支架长度适宜。 立杆示意图 立杆需安装在地锚混凝土式基础上,使得立竿稳固,参见以下示意图,混凝土基础体积为100cm×100cm×100cm,地脚螺栓使用长1250mm,直径Φ20mm的圆钢制作。上端为长50mm、M20mm的罗纹,下端为长20cm、夹角小于60度的折弯。地脚螺栓焊接在下法兰盘上,露出50mm长的螺纹。 预埋穿线管内径大于Φ50mm,弯曲角度大于120度。钢管立杆要求安装保护地线,使用规格为40mm×4mm的镀锌扁铜制作。保护地线可沿穿线地沟敷设,焊接到每个钢管立杆的地脚螺栓上,焊接处应刷沥青防腐,保护接地电阻小于4Ω。立杆安装应保证杆体垂直,倾斜度不超过杆体长度的1%。 图5-5立杆基础图 2.2.4. 防雷与供电 所有录像设备中均已配置防雷部件,详见设备参数表 2.3. 存储系统设计 2.3.1. 系统架构 此次采用监控中心集中存储-硬盘录像机两级备份模式配置,硬盘录像机配置高性能本地硬盘对每一路录像进行24小时录制,时间为1个月,并为系统配置一个集中存储系统,采用企业级SATA存储,为重点位置录像进行二次备份。 集中采用IP-SAN架构存储系统,在监控中心配置1台集中存储服务器,连接入电厂内网,提取前端硬盘录像机的实时视音频数据流。根据监控点数量、录像文件要求保存天数可以计算出需要的硬盘总数,配置磁盘阵列设备。将磁盘阵列设备和集中存储服务器连接到一台专用的 千兆网络交换机上。具体拓扑图如下: 数据和监控录像的管理和备份都非常方便,可以在各个服务器之间直接实现共享,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系统成本。 硬盘录像机所需磁盘配置计算方法 监控中心完成对数字图像实现每天24小时的不间断存储,采用1Mbps码流,数据保存周期为30天。每路视频所需硬盘容量计算方式如下: 视频码流÷8(转换为字节)×3600(得到一小时存储容量)×24(得到一天存储容量)×30(得到30天存储容量)÷1024(转化单位为GB)÷0.9(考虑到格式化后的硬盘损失10%) 1÷8×3600×24×30÷1024÷0.9≈2T 此次配置2T硬盘 集中存储按照标书要求,配置2T,共8块。 2.3.2. 方案特点 设备可靠 长时间不间断的运用对存储设备的电源、风扇有极高的要求,本方案中采用了冗余设计。方案中存储设备支持2+1冗余电源,保证在一个电源出错的情况下,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电源及风扇采用热插拔技术,设备无需关机可实现更换。一旦部件损坏,设备会以报警的方式进行提醒。 本方案支持热备盘设置。热备盘技术可以使设备在出现坏盘时,无需人工介入,自动开始修复工作(RAID重构),数据仍然不丢,而且存储服务无需中断。本技术建议可作为后期升级使用。 数据可靠 硬盘是保证存储设备数据安全的关键部件,硬盘又是相对容易发生故障的设备。硬盘冗余技术是避免因为硬盘故障导致数据丢失的最佳解决方案。 RAID 1 是采用镜像冗余,同样的数据有2个拷贝在不同的盘上,有最大的可靠性,速度快,但容量损失大, 浪费一半空间,成本高。RAID 5 为分散奇偶校验冗余,阵列中的冗余数据分散存储在阵列中所有磁盘上,并行读写, 速度较快,容量 “损失”较小,每个阵列需要一个盘作为冗余盘,单个硬盘故障不会导致数据丢失,具有较高的可靠性。RAID6带双重不同机制的校验保护,保证在任意2块磁盘同时故障时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较RAID 5更强。 针对图像监控的特点,主要要满足其极高的写性能,在满足数据可靠性要求的同时对存储代价又非常敏感。从写性能要求来看:RAID 1 > RAID 5>RAID 6;从存储代价(需要冗余掉的磁盘数目)来看:RAID 1 >RAID 6> RAID 5。在本方案中设计中我们采用RAID 5技术。 扩展能力强 随着监控规模的扩大,数据量的增加,存储系统的可扩展性尤为重要,良好的扩展性可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支持多个存储设备堆叠使用, 具有统一管理模块。设备支持SCSI扩展模块、FC扩展模块和iSCSI扩展模块。 高性能 由于本方案中需要多路摄像头数据写入,并且同时有多路服务器可能读取数据,总的带宽要求比较大,要求存储设备需要高性能的存储。本方案中采用的存储设备其IOPS>=30,000,带宽>=250MB/s,可支持280路1M视频流的并发写入。 2.3.3. 产品介绍 DIS-M2000/VSS-H8RIS-L 型号说明:H:工业级;R:盘位; I:支持热插拔;S:冗余电源 特性: ● 录像计划任务制定、录像存储、状态监测。 ● 多硬盘录像模式 ● 带热插拔硬盘位 ● 支持各类编码设备 ● 高可靠性硬件设计 ● 先进的设计理念,适合各类网络监控项目 技术参数 参数/型号 DIS-M2000/VSS-H8RIS-L 主处理器 64位多核处理器 操作系统 Windows操作系统 录像模式 时间表录像、报警录像 管理方式 管理中心软件、支持设备统一管理 硬盘位数量 8个SATA盘位 音视频输入 最大可支持50-80路720P(1280×720、2M)网络视频流同时写入 RAID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