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识(讲义+笔记)主讲教师:李缙授课时间:2020.09.20粉笔公考·官方微信1中医常识(讲义)第一章基础理论一、中医理论体系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二、脏象学说1.五脏:心、肝、脾、肺、肾2.六腑: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3.主要器官的功能(1)心: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形成血压(2)肝:解毒、代谢、免疫、分泌胆汁;人体最大消化腺(3)肠:①小肠:人体最长消化道,消化吸收主要场所②大肠:排泄真题练习:1.(2019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一个国家的文化精华,称之为“国粹”。中国的三大国粹是()。A.国画、京剧和中医B.儒学、国画和针灸C.瓷器、书法和儒学D.茶艺、昆曲和武术2.(2019山东)《吕氏春秋》提到:“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下列不属于“五脏”的是()。A.心脏B.肾脏C.脾脏D.胆脏3.(2018联考)因意外事故,小明的小肠被切除1米,他因此患上了营养不良症。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小肠是人体食物消化、废物排泄的主要器官,其长度影响食物消化和废物排出B.小肠是人体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的主要器官,其长度影响消化和吸收C.小肠是人体食物储存的主要器官,其长度缩短后影响了食物的储存D.小明的营养不良症与小肠的长短无关三、病因学说六淫(外感):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四、疾病防治原则1.预防原则(1)未病先防(2)既病防变:早期诊治、防止传变2.治疗原则(1)正治反治(2)标本兼治(3)扶正祛邪(4)调理阴阳(5)调理气血津液(6)调理脏腑(7)三因制宜五、药性理论:1.四气:又称“四性”,指药物寒、凉;热、温四种不同的药性。2.五味:指药物的真实滋味,包括辛、酸、甘、苦、咸。3.药物的来源分类: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1)植物药:带根、草、叶、花、子、皮、仁等字眼的药。3特殊:穿山龙、牛膝、淫羊藿、狗脊。(2)动物药:带有动物字眼。特殊:五灵脂、夜明砂、地龙。(3)矿物药:带砂(朱砂)、石(磁石)、硝(火硝、芒硝)、矾(白矾、黑矾)等字眼的,都是药。特殊:龙骨、龙齿。六、针灸疗法1、针灸是“针法”和“灸法”两种治疗方法的合称。2、2010年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真题练习:1.(2013北京多选)中医预防疾病的原则包括()。A.未病先防B.扶正祛邪C.标本同治D.既病防变2.(2016重庆)中药材的主要来源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等,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动物类药材()。A.田七、阿胶B.地龙、牛黄C.龙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