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本报告的主要看点:1.依据证监会与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相关各法律法规公开征求意见稿,梳理了科创板将影响的中国医药已上市公司、未上市潜在标的以及海外医药创新龙头标的池。2.从3个维度:全球医药行业的创新驱动、资本市场的助力作用(尤其在创新药企的初始阶段)、以及近5年全球Top100重磅药变迁,分析了科创板推出将对中国医药创新成果更快速兑现以及行业竞争格局影响。3.通过对科创板、纳斯达克、港股创新板3大市场的上市发行规则对比,构建了国金独创的5项定性创新筛选法+生物药创新3项定量估值+1项最关键要素之敏感性测试法。(3估值参数为:风险调整的净现值rNPV、DCF结合ROV概率调整以及同类研发阶段的可比估值)。赵海春分析师SAC执业编号:S1130514100001(8621)61038261zhaohc@gjzq.com.cn李敬雷分析师SAC执业编号:S1130511030026(8621)61038219lijingl@gjzq.com.cn从纳斯达克、港交所之创新制度和估值体系,前瞻科创板之医药布局基本结论报告背景:全球增长趋缓,唯有创新驱动社会生产力,资本市场助力创新。(1)创新,尤其是“颠覆性”(Disruptive)创新才是推动生产力突破性发展的动力。中国正处于资本市场开始成熟发展、生产力可以藉此得到助力而更快速发展的时期,正孕育着颠覆性创新企业脱颖而出的契机;(2)始于1971年的纳斯达克,科技创新的最好助力。该板块现有上市公司2643家,医药相关737家,是主力板块。医疗领域颠覆性创新的直觉外科手术公司(ISRG.O),20年市值翻1429倍,安进、吉列得等诸多生物医药龙头亦诞生于此,诸多依赖纳市融资而腾飞的初创企业;(3)科创板推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重大里程碑时刻即将来临。继2018年港交所纳入未盈生物科技企业上市融资以来,A股科创板推出在即;这不但会对科技创新公司(尤其国际领先科技而尚未盈利类企业),还会对相关的A股、港股已上市公司产生影响;预计这将掀开中国资本市场以及创新生产力的全新时代,医药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将发生重大改变。估值体系:从可比市场来看,创新将产生重磅产品,也将颠覆传统估值体系。我们针对海外常用的DCF、rNPV、峰值推算、ROV等对于创新企业的绝对估值法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构建了PE,PS,EV/EBITDA等可比估值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国金医药团队未来对创新型企业的估值定价体系,希望能够给未盈利企业更严谨的市值估算。(如有兴趣欢迎讨论)潜在标的:我们逐一梳理了沪深交易所及港交所分别已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