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证券研究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111··刚兑预期打破后,中小银行是否会出现缩表?利率债专题|2019.7.22▍中信证券研究部▍投资要点明明首席FICC分析师S1010517100001章立聪固定收益分析师S1010514110002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公开6月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并举行2019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对2019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进行解读。我们认为,根据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指导思想,部分银行缩表是不可避免的,只是节奏与方式的问题,不过基于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的6月数据披露,大型和中小型银行均未出现缩表现象,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对此,我们希望从银行缩表历史切入并回顾同业业务发展过程,再深度细化分析当今的各项数据,最终展望未来银行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方向。▍未来银行缩表的可能性及其影响依然不容忽视。通过观察其他存款性公司的总资产,发现缩表并不是一个常见的现象,具有季节性特征。但比较各规模银行总资产的同比变化情况,发现商业银行资产增速出现回落,因此,未来银行缩表的可能性及其影响依然不容忽视。从历史经验来看,银行缩表的主要渠道之一,便是同业负债规模的下降。由于一家金融机构的同业负债必是另一家机构的同业资产,反之亦然,因此同业负债和同业资产还会彼此促进对方的缩减。我们发现银行缩表总是伴随着流动性收紧。但自2017年开始,更重要的诱因是监管政策的影响,主要作用在两个方面。其一,流动性监管趋严,MPA考核、流动性新规等引导银行对资产负债表进行调整,鼓励银行回归传统存贷业务,减少对同业拆入、同业存单的依赖;其二,官方出台监管办法、加大打击力度,直指整顿非标乱象和同业乱象。▍通过深入观察央行公布的6月统计数据,可发现金融市场呈现出以下几大特征:1、同业收缩现象仍存,中小银行表现明显。6月份除了刚兑预期被打破,贸易摩擦也加剧了市场的风险偏好的回升难度,因此中小银行的同业业务进一步陷入困境,无论是同业借款还是同业存款,均呈现了一定程度的规模收缩。而大型银行由于其资信状况良好,同业规模依然处于较为平稳的状态。2、央行操作保障流动性宽裕。6月以来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地投放流动性,保持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合理充裕。特别是增加了跨半年末的资金供给,维护了货币市场利率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我们认为,此次银行总资产规模并未如先前各界预期出现收缩,央行对于银行的流动性支持发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