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增量成本分析及管控措施思考.pdf
下载文档

ID:3049778

大小:2.79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4-01-18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混凝土 装配式 建筑 增量 成本 分析 措施 思考
106第3 8 卷2023年第8 期CONSTRUCTiONSAFETY安全管理与项目管理建筑驾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增量成本分析及管控措施思考毛兰美(宜昌市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站,湖北 宜昌443000)摘要:为研究装配式建筑施工成本在不同承发包模式下的增量情况,以湖北省某地级市建筑行业情况为例,对装配式建筑增量成本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部分施工总承包模式2 2 0 元/m,施工总承包模式206元/m;设计施工EPC模式12 5 元/m,设计施工采购模式12 0 元/m。根据测算结果,提出管控成本增量的措施及配套鼓励政策,以期提高项目效益。关键词: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增量成本;管控措施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志码:A0引言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部品、部件,通过连接方式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由主体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内装修系统、机电设备系统组成。装配式建筑按照建造材料不同,分为混凝土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木结构装配式建筑三种。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我国装配式建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装配式建筑的工业化使建筑行业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整装、信息化管理,建筑质量和管理得到明显提升。2 0 2 1年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渗透率为3 8.5%,与世界主要国家7 0%的渗透率仍有很大的差距 。其主要原因是:建设单位对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的优势认识不够,装配式建筑的增量成本缺乏有效的成本管控措施和配套鼓励政策。本文就混凝土装配式建筑(以下简称“装配式建筑”)的增量成本管控及配套鼓励政策,谈谈笔者的思考。1装配式建筑的发承包模式目前,装配式建筑承包模式主要包括施工总承包和工程总承包两种。其中施工总承包模式下,按照建设单位是否单独发包专业工程,又可分为“部分施工总承包”和“施工总承包”;工程总承包模式下,可分为“设计施工工程总承包”(即设计、施工联合体,PC构件由其他单位生产供应)和“设计施工采购工程总承包”(即设计、施工、采购联合体,PC构件由设计或施工单位生产供应)。有些施工企业具备生产装配式构件的能力,所以施工、PC构件生产的一体化企业较其他企业,施工成本上会有10 0 元/m左右的区别,折算在建筑面积上会有5 元/m左右的差别。2不同承包模式下的施工成本分析不同发承包模式下,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建设成本均有增加,但是,参建各方对成本增量有不同的认识,大致分为以下两种不同观点。(1)施工总承包单位认为,工程全总包,建设单位不再专业分包,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建设成本基本持平。理由是施工总承包单位通过降低专业工程的利润率,以及减少专业承包工程的配合费,达到减少建设单位成本的目的,同时通过获取专业承包工程5%8%的利润,平衡装配式构件的增量成本,最终实现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建设成本持平的目标。(2)建设单位认为,通过专业工程单位发包,可以减少专业工程的建设成本,进而减低工程的总作者简介:毛兰美,19 7 1年生,大学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E-mail:49 12 2 8 5 6 4 q q.c o m107毛兰美:混凝土装配式筑增量成本分析及管控措施思考成本。理由是很多专业工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设备的必要性,施工总承包单位也需要专业分包才能完成。建设单位直接发包较施工总承包单位专业分包,建设成本肯定低。下面以湖北某地级市建筑业行业的普遍情况为例进行分析。设该地级市楼面地价为2750元/m,普通C30混凝土40 0 元/m,PC 构件C30叠合板3 5 0 0 元/m,装配式建筑以水平构件为主,装配式房建主体工程利润率8%,专业承包工程利润率15%,成本测算【2 1见表1。表1装配式建筑增量成本测算单位:元/m装配式建筑成本部分施工施工总承包施工总承包设计施工设计施工传统建名称总承包(PC构件非自供)(PC 构件自供)EPC采购EPC筑成本变化变化变化增加增加成本成本成本成本成本情况情况情况成本成本0.00主体结构及措施项目PC预制构件319.31+319.31319.31+319.31314.31+314.31238.43+238.43233.43+233.43混凝土现场浇筑227.61170.66-56.95170.66-56.95170.66-56.95170.66-56.95170.66-56.95钢筋工程343.90297.9145.99297.9145.99297.9145.99297.9145.99297.9145.99措施项目521.36525.87+4.51525.87+4.51525.87+4.51525.87+4.51525.87+4.51小计1092.871313.76+220.88 1313.76+220.8831308.76+215.881232.88+140.00 1227.88+135.00建安工程费用土石方工程28.0928.090.0025.28-2.8125.28-2.8125.28-2.8125.28-2.81桩基工程97.2997.290.0099.18+1.8999.18+1.8999.18+1.8999.18+1.89门窗栏杆工程94.7894.780.0096.62+1.8496.62+1.8496.62+1.8496.62+1.84专业工程外立面涂料工程55.0155.010.0049.51-5.5049.515.5049.51-5.5049.51-5.50安装工程137.67137.670.00123.90-13.77123.90-13.77123.9013.77123.9013.77园林绿化及配套工程200.00200.000.00203.88+3.88203.88+3.88203.88+3.88203.88+3.88小计612.84612.840.00598.37-14.47598.37-14.47598.3714.47598.3714.47合计1705.711926.60+220.88.1912.13+206.41 1907.13+201.41 1831.25+125.53 1826.25+120.53容积率奖励-80合计+140.88+126.41+121.41+45.53+40.53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专业工程纳人施工总承包企业施工,建安工程费节约0.7 2%(建安工程费平均按2 0 0 0 元/m,成本降低14.47 元/m取定),基本持平,对装配式建筑增量成本影响不大。各种承包模式下施工成本测算如下。2.1实施部分施工总承包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施工总成本平均增加220.88元/m(按装配率5 0%、主要为水平构件且预制率2 5%考虑,下同)。其中:(1)预制构件成本增加3 19.3 1元/m。PC 预制构件单价较高,是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2)垂直运输措施费增加4.5 1元/m。预制构件尺寸大、重量重,对塔吊等垂直运输设备要求更高,费用有所增加。该部分增量成本与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密切相关,如某项目1原设计塔吊8 0 kNm,经优化为6 3 kNm,措施项目费基本持平;某项目2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工期增加2 3 d/层,垂直运输等设备租赁费用有所增加。(3)部分材料成本减少10 2.9 4元/m。PC 预制构件取代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施工现场混凝土、钢筋用量有所减少2.2实施施工总承包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施工总成本最高增加206.41元/m,即在部分施工总承包基础上,专业工程节约14.47 元/m。其中,土石方工程费用减少2.8 1元/m;桩基工程费用增加1.8 9 元/m;门窗栏杆工程费用增加1.8 4元/m;外立面装饰工程108第3 8 卷CONSTRUCTiONSAFETY2023年第8 期安全理与项目管理建筑安全费用减少5.5 0 元/m;安装工程费用减少13.7 7元/m;园林绿化及配套工程,费用增加3.88元/m。个别专业工程纳人施工总承包后成本增加,主要原因为施工总承包企业不具备独立施工能力,同样需要进行分包。2.3实施设计施工EPC模式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施工总成本平均增加125.53元/m。其中:预制构件成本增加2 3 8.43元/m。垂直运输措施费增加4.5 1元/m。部分材料成本减少10 2.9 4元/m。2.4实施设计施工采购EPC模式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施工总成本平均增加120.53元/m经对比分析,EPC模式下,主体结构施工成本虽仍有增加(设计施工140.0 0 元/m、设计施工采购13 5.0 0 元/m),但较部分施工总承包水平(2 2 0.8 8 元/m)有所下降,主要体现在PC预制构件成本差异。一是设计施工EPC模式下,通过对原设计PC预制构件形式及尺寸进行深化设计,提高构件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效率,有效降低PC构件成本。二是设计施工采购EPC模式下,在设计优化的基础上,通过自主供应PC构件,进一步降低构件成本约10 0 元/m,按建筑面积折算为5 元/m。3建设成本分析结合上述分析,对建设单位而言,装配式建筑安装工程增量成本情况为(所有数值均取整数):部分施工总承包模式约2 2 0 元/m;施工总承包模式约2 0 6 元/m;设计施工EPC模式约12 5 元/m;设计施工采购EPC模式约12 0 元/m。按照当地3%的容积率奖励政策,楼面地价按照2 7 5 0 元/m,建设单位的楼面地价成本减低80元/m,则实际增量成本为:部分施工总承包模式约140 元/m;施工总承包模式约12 6 元/m;设计施工EPC模式约45 元/m;设计施工采购EPC模式约40 元/m。获得容积率奖励的成本降低计算公式为:楼面价楼面价/(1+3%)。4增量成本管控措施及配套鼓励政策为推动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有效管控成本增量,提升项目效益,可采取如下管控措施及配套鼓励政策。(1)培育PC预制构件供应市场。在既有装配式构件厂提质增效基础上,适量增加装配式构件生产企业,保障合理竞争,进一步降低PC构件采购成本。(2)推广PC构件标准化、规模化建设。自项目前期,加强设计优化,尽可能使户型、模数标准化、PC构件生产规模化,提高PC构件模具周转次数和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PC构件生产成本。(3)引导建设单位合理选择发包承包模式。在政府投资项目中,推行EPC模式;在民营投资项目中,可自主选择采用施工总承包或EPC模式。其中,施工总承包模式下,建设单位应选择具备装配式建筑优化设计能力的设计单位,同时协调施工总承包企业、PC构件供应企业提前介入,深化、细化、优化PC构件的设计,做到设计、生产、施工的高度融合,提高PC构件模具周转次数和生产效率,加大模具生产厂家招商力度,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4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鼓励各施工总承包企业大胆创新,先行先试,通过自主培育、并购以及人股等多种形式积极培育自有工人或自有专业作业企业;提升专业工程施工水平,适应房地产项目的设计、施工、采购需求;推进建筑产业化,进一步降低工程人工成本。(5)发布装配式建筑指导价。针对PC预制构件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动态发布装配式建筑造价指标。政府投资项目可作为投资决策参考和成本管控依据,民营投资项目可参照该标准确定项目发包预算水平。(6)适时调整容积率奖励标准。目前,全国很多省份都有装配式建筑容积率政策奖励,一般不超过5%。如湖北襄阳、辽宁5%,浙江湖州2%5%,上海、北京3%,河南、山西、四川等省份都有不超过5%的容积率奖励。推行装配式建筑的中小型城市,可以根据施工成本的增量及楼面地价水平,合理实施装配式建筑容积率奖励标准,并根据楼面地价的变化,适时调整容积率奖励政策标准3 。(7)合理划定装配式建筑实施范围。为推进高品质住宅项目,不同的地方都制定了本地的容积率规划。在提倡低密度、低能耗、高品质住宅的区域,合理划定装配式建筑的实施范围。如某市属于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规定主城区住宅容积率不超过2%,且江南住宅控高度,江北住宅控密度,(下转第112 页)112上接第10 8 页)第3 8 卷CONSTRUCTiONSAFETY2023年第8 期安全项目管理建筑安全种分别设置年龄上限,如要求外架工一线作业人员年龄不能超过45 周岁,主体结构施工的一线作业人员年龄不超过5 0 周岁,从事装饰装修作业的一线作业人员年龄不超过5 5 周岁。(4)根据熟练程度差异化管理,针对新人场工人事故高发的特点,对人场尚不能独立从事作业的工人实施差别化管理,要求对新老工人通过穿红马甲、佩戴不同颜色的安全帽等方式区分管理。4.6深入推进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事故调查应发挥惩前后、治病救人的警示教育作用。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时,建议深入抓好下列4项工作。(1)延伸适用调查处理的事故类型。目前应急管理部门对事故调查主要针对死亡事故,为尽可能发挥事故的警示教育作用,建议对现场查证属实的违法违规行为均进行严肃查处,一旦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应受到重罚。(2)加大对建设单位的问责力度。涉及事故调查处理的,除了较大等级及以上事故外,一般事故往往对建设单位未进行深人调查和问责,鲜有被问责者,建议加大对建设单位的处理力度。(3)建立事故分析和隐患预警制度。进一步深人分析事故背后是否存在管理、制度漏洞等,结合事故报告,总结事故暴露出的易发多发问题,作为下一阶段整治提升重点,(4)强化工伤事故统计。美国的海因里希理论认为重伤死亡与轻伤的比例为1:2 9,目前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主要针对死亡事故,而高一个数量级的轻伤事故则游离于监管之外。因此在日常监滨江控宽度的情况下,会出现15%2 0%的多层建筑。按照高层装配式建筑建设增量成本的分析,可以将规划总建筑面积不足2 0 0 0 0 m的6 层及以下民用建筑、建设项目的附属设施纳人可不按装配式建筑要求实施的情形。参考文献1观研报告网.2 0 16 2 0 2 1年全国装配式建筑面积、渗透率统计情况EB/OL.(2 0 2 2-0 6-3 0)2 0 2 2-11-13 .管过程中应严控轻伤事故,严格按照事故上报程序、要求各在建项目上报项目发生的一切事故,将事故报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将事故的警示作用前置,降低事故发生率,有效遏制事故发生。5结束语为全面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从业企业、人员只有不断转变思路,转变观念,根据技术、标准、法规等的更新,不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根据不同项目、不同地域结合实际做好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编制,厘清自身工作职责,毫不松解地做好现场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监管部门应做好监督管理界限的划分工作,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不断更新监管手段,以做好本地区、行业的安全监管工作。参考文献1张文斌.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的现状和措施分析J.质量与市场,2 0 2 1,7(14):7 7-79.2高朋朋.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全力补齐安全管理短板一一浅谈如何补齐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之短板J.建筑安全,2 0 17,2(3 2):7 1-7 3.3罗为东.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特征及防治研究J.建筑安全,2 0 2 2,1(3 7):5 5-5 8.4邢娟.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的现状和对策J.建筑安全,2 0 2 1,2(3 6):5 3-5 5.(本文收稿:2 0 2 2-0 9-0 6)https:/ 项定额的通知.EB/0L.(2 0 18-0 1-2 5)2 0 2 2-11-14 .http:/ 3 省最新扶持装配式建筑政策和补贴标准汇总.EB/OL.2 0 2 2-11-14.http:/ 0 2 2-11-1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猜你喜欢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