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作为一名产品经理,在日常工作中竞品分析肯定是少不了的;竞品分析是产品开发的基础步骤,我们做竞品分析之前首先的确定分析目的,分析的目的不同,所关注的点和所用的方法也不同;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竞品分析的实战案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01您是这样写竞品分析吗竞品分析作为产品经理的基本功,笔者相信对于产品新人和有一定经验的产品小牛是日常工作中经常要做的任务,要写肯定也是能写的。但是写出来的可读性和价值是否到位?各位老铁可能就要在自己心里打一个大问号咯~大多数情况,可能就如下方所述,成为了一个面子工程:要做竞品分析了,新人不会写,赶紧某度搜一搜模板,按照通常模板里【用户体验五要素,从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一层层写下来】洋洋洒洒写了大几千字,感觉累的不行,自己都被自己的文字产出数目所感动了;但写完被领导反应可读性不高,自己也会觉得写不写对自己产品设计也没啥实质上的作用【不太愿意写】。上述的现象也就引出了竞品分析常见几大误区:没有结论:一篇竞品分析的文章写完,没有输出实质性的结论。杂:因为目的不明确,一篇用户调研会出现市场分析,用户画像等等内容,不是说这些内容不对,而是内容啥都有,可啥也没有用。非要提改进意见,强烈的个人倾向;在没有完全的明白竞品的用户场景和需求,针对一些交互体验问题锱铢必较,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上面说的情况,您如果觉得在您的身上发生过,那么笔者相信本文会给您带来不小收获。02竞品分析两大分类竞品分析在我看来,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功能点调研,一类是产品调研。两者有什么异同之处呢?相同的地方:目的性明确,注重底层逻辑流程,用户需求是如何被满足的?不同的地方:产品调研注重功能迭代的过程,例如支付宝上线了9.0,那么为了更好地推测支付宝产品发展路线,我们可能会查一下从V1.0~V9.0支付的迭代内容。这样能给我们做整体的产品规划时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重产品结构,会看产品的结构都有哪些?因为是整个产品的调研,对整体的框架要有一个清晰地认识;重运营逻辑,产品上线后,如果去推广去运营也是产品调研的一个核心点。功能点调研就聚焦在某一个功能,或某一块功能组(模块)。就侧重于业务流程,关键页面的交互体验,功能的突出亮点。03功能点调研(本期主讲)一般来说,功能点调研会有以下三个场景:场景1:同赛道竞争对手上了某个新功能,boss一般会立马安排任务下来(手动滑稽)目的:要赶紧看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