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3期第33卷总第165期2023No.3Vol.33Serial165铁道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ofRailwayPoliceCollege收稿日期:2023-01-09作者简介:李建军(1987—),男,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铁道警察学院侦查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证据法学、诉讼制度。基金项目:2023年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数字时代刑事诉讼中专门性问题的认定与解决研究”(2023ZDJH009);华东政法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学术研究项目“数字时代刑事诉讼中专门性问题的证明研究”(2022-2-025);铁道警察学院2021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重点项目“‘断卡’行动的理论供给和实效评估研究”(2021TJJBKY007)。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整治行动的“去运动化”研究李建军1,2(1.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上海200042;2.铁道警察学院侦查学系,河南郑州450053)摘要:运动式执法是一种集中资源和力量就预设目标开展的专门性的执法活动,是政府部门治理社会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为了提升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能力和治理水平,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就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开展了系列专项行动,这些专项行动具有连续性、多样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呈现出常态化态势。为了激发系列专项行动的活力,挖掘其提升犯罪打击和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质效的潜力,应当积极推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整治行动的现代化转型。在实现“去运动化”转变的基础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整治行动应当推行开放性的犯罪治理结构,凸显犯罪打击和治理的综合性,实现犯罪打击治理专项行动的常态化。关键词:运动式执法;去运动化;专项行动;犯罪治理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192(2023)03-0046-08DOI:10.19536/j.cnki.411439.2023.03.0082022年6月9日,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召开会议,部署在全国开展为期一年的“拔钉”行动。这是继“断卡”“断流”行动之后就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和治理开展的又一次专项行动。从这些关联的专项行动来看,“拔钉”行动标志着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和治理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新的工作目标得以确立。在“拔钉”行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从运动式执法的视角对诸项专项行动予以考察和反思,尝试提出相关建议,以减少“运动化”色彩,有助于保证专项行动良性运行。一、运动式执法概述我国公安机关的运动式执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严打”活动。在当时犯罪活动频发、社会秩序脆弱的背景下,开展“...